汇改增加市场风险 上市公司翘盼外汇衍生工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14:28 证券时报 | |||||||||
人民币汇率改革增加市场风险 □本报记者 张柏松 黄格斯 7月21日,央行宣布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而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种种迹象显示,随着人民币结束近十年的“固定”而走向浮动,
企业应更熟悉衍生工具 新和成(资讯 行情 论坛)是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它的出口业务占到业务总额70%以上,公司在利用远期结售汇方面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据董秘陈晓辉向记者介绍,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颇为敏感的时候,企业为锁定风险,除少量用于即期付汇的外汇收入之外,公司把大部分应收款都做了远期结售汇,效果也基本令人满意。陈晓辉还表示,公司下半年会继续观察汇率形势的变化,尽管预期下半年汇率比较稳定,但对于利润较好的产品、收汇时间较长的业务还是计划进行远期结售汇,如果汇率风险再次加大,他们将加大远期结售汇的操作力度。 但是,并非所有企业都像新和成那样对远期结售汇工具运用自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一些公司存在避险需求,但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远期结售汇。联合证券研究员李鑫认为,很多企业还不太能熟练利用这种工具,原因是企业在选择结售汇时本身也面临一定风险,有时候价格可能较低,导致企业存在一定的顾虑。此外,国内银行提供的避险工具不多也是原因之一。 据了解,从去年到汇革之前的这段时间是远期结售汇业务最红火的时期。汇革之后远期结售汇业务暂时还比较平静,专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很多企业在升值前已运用这一工具将一段时间内的风险进行了锁定。升值之后,央行又再三强调不会进一步调整汇率,境内的一些企业不再对继续升值抱有强烈的预期,因此远期结售汇业务开始渐趋平静。 专家指出,汇改之后人民币的波动将是一个常态,长期而言,加强运用远期结售汇等金融工具来管理汇率风险是外向型企业的当务之急。 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日显重要 我国的远期结售汇业务是从1997年开始的,但到目前为止,能提供这项业务银行还仅限于包括四大行在内的7家银行。同时,这些银行也不是所有分支机构都能从事这项业务。例如,上半年刚获得远期结售汇资格的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目前还只在北京等三城市开展此项业务。周小川日前曾表示,“今后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覆盖面会扩大”。 其实,与覆盖面相比,如何管理远期结售汇和其它业务中的风险对银行而言显得更重要。中行一位市场人士说,除非发生类似上次的突然调整,日常远期结售汇业务风险基本能对冲完毕,但总体上,为避免汇率给经营带来的风险,银行还是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外汇衍生产品。 荷兰银行的傅清表示,对于汇率变动的风险,外资银行早有充分准备,人民币波动的风险相对更易控制。他也希望有更多的外汇衍生产品规避相关风险,“现汇市场的变化,需要相应的衍生工具来规避和锁定风险。”傅清说。 此前,对汇率走势存在单边预期而造成的远期结售汇头寸不平衡风险曾让银行感到压力,因此除了金融工具之外,银行的定价水平和整体风险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更多衍生产品将面世 7月25日,周小川在讲话中指出,“外汇市场今后还会出现其他一些衍生工具”。7月28日,央行副行长吴晓灵透露,推出外汇衍生工具目前在积极准备中,相信日后会出外汇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而据报道,外管局人士已表示,不需真实贸易背景的外汇远期交易有可能在年内推出。 其实,早在汇革之前,周小川就曾大力呼吁发展外汇市场。“完整的外汇市场将由现货、远期结售汇、远期、期货、期权等子市场组成。可以预期有关部门将逐步推动建设一个完整的外汇市场,而转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其背后的主要力量。”一位资深研究人士表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