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刘勘:不能对股改成功过早乐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02:46 第一财经日报

  刘勘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首批4家中3家完成股改,第二批42家陆续进行表决,已经有15家公司股改方案获得通过,并将逐步进入实施阶段。而宝钢股份、长江电力、中信证券、申能股份等权重指标股,分别在8月5日至12日之间召开股东大会,通过股改方案可能性较大,这些个股的盘面表现强劲,但因此就认为股改已经初步成功了,这种看法还是有些欠妥的。

  股改深层次的复杂问题,现在46家试点公司远未触及。即使占总市值60%到70%的200家至300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改,也不能意味着股改就成功了。

  虽然一些大盘股市值较大,但占总市值30%~40%相对较小的公司仍占大多数,目前上市公司共有1378家,还有超过110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由于它们的业绩平庸,问题多多,如何股改前景未卜。而且其中有90%左右的公司,已经没有配股、增发、可转债发行等再融资的资格了,就是说再融资能力减弱或者丧失,同时它们的平均负债率超过60%以上,有的高达90%,很多公司还面临着还债难的问题,其中相当部分公司的非流通股份,已经不同程度上被质押或抵押,在担保或互保过程中,有的陷入股权纠纷困境中不能自拔,丧失了对价补偿能力。这些上市公司逐步被边缘化,其股改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将一一暴露出来,因此目前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这些绩差公司,问题公司本身缺乏“造血”功能,加之股市“输血”功能缺失,还有大量的银行负债难以归还,再想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可能性就下降,同时国家也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来扶持它们的发展。这预示着非流通股份账面价值纸上富贵日后逐步贬值,这些上市公司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越多。如此,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双双升高的危险,直接威胁着金融系统的健康、稳定和发展。

  为减少银行贷款损失率,创造条件尽量使银行收回不良贷款,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系数,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就必须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所以趁现在市场呼吁要求解决股权分置制度性缺陷时,顺势通过非流通股份为取得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相应代价(对价)的方式,将账面价值纸上富贵的非流通股份获得流通权,非流通股份在流通中变现,所取资金可能一部分给企业自己“输血”用于生产自救,或者归还部分银行贷款。但同时也不排除变现抽逃资金的可能,因为非流通大股东,比流通股股东更清楚本公司是“几块料”,那时候流通股股东所得的对价将再度面临贬值的压力。

  随着股改全面铺开,涉及的焦点和难点,以及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会逐步被揭开,因此现在说股改就初步成功了还为时过早,恰恰相反,现在正是需要有关部门和参与者更加努力的时候。(作者为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本文不代表本报观点)


  爱问(iAsk.com)股改 相关网页约333,325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