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九家基金公司获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08:04 中国证券报

  记者齐轶 北京报道

  昨日,第一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名单出炉。名单显示,基金公司仅在投资管理人资格上有所斩获。

  结果不出意料

  业内人士反映,名单基本与预期相同。其中有华夏、嘉实这样的“老十家”基金公司;有易方达这样的新锐;也有海富通、招商等合资基金公司,它们基本代表了目前中国基金行业中的“精锐”部队。知情人士透露,本次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评选与以往的社保基金“选秀”程序和选择标准上非常相似。其要求的申请材料包括资源配置说明,如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专用场所安全说明、相关设备和系统说明等;管理制度和流程说明,如公司治理结构、年金稽核和风险控制制度、年金管理专职人员行为规范等,除了以上对所有四类企业年金机构均提出考核要求的指标,投资管理资格申请人补充材料中包括年金基金投资与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年金基金财产运作和管理制度,年金基金投资管理风险准备金制度等。据记者了解,除了相关硬件条件,在考核过程中,基金公司的合作态度比较重要,一位入选基金公司的人士认为,该公司在劳动部方面举行的研究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相信也赢得了不少的印象分。

  年金为长期业务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获取,对大多基金公司而言,其长期意义大于短期意义。

  “老实说,我们对短期能争取到多大规模的资金并不太乐观”,一家入选基金公司从事年金业务的人士坦言。

  该人士介绍,欧美等国家企业年金市场能迅速做大的重要原因是优惠的税收政策,而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仍在完善过程中,短期内,财政和税务优惠向具有补充保障性质的企业年金倾斜的可能性并不太大。“目前看,只有那些非常有钱,又对税收优惠敏感的企业有可能成为客户。”

  企业年金短期内能获得的资金有限,其中能进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就更少了。一位熟知内情的人士介绍,其潜在客户中,愿意将资金投入股市的愿望是极其低的,“只要不亏钱”是普遍的心态,“目前更多地考虑货币市场和债券类产品。”

  虽说短期内不一定能产生多大的效益,但几乎所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基金公司都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任何一个新业务,其发展战略都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调整的。”一家北京的基金公司人士说。

  企业年金作为基金公司的又一个新业务,其长期前景是巨大的,将来市场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清。“重要的是新一轮的较量又开始了,谁也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