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金重组申万再传新版本 市场质疑如何保证收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07:47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 铭江 盛夏 中央汇金注资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方案最新版本的浮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此轮行政主导下的汇金、建银重组券商的模式,如何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市场化重组还是再贷款?
有关汇金股权投资申万的消息早已在市场传开。较早前流传的一个版本是:在汇金注资25亿元后,申万注册资本增加到67亿,汇金持股期限暂定为3年。在持股期间,汇金持有约40%的股权,但申万前十大股东将投票权让给汇金,因此,汇金将拥有不低于近70%的投票权。汇金注资后,将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向申万推荐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管人员。汇金注资申万将不以赢利为目标,其在介入申万期间获得的利润,将全部留在申万。 但知情人士透露,这个方案最近又有了一些变化。根据上海市政府与央行最新协商的结果,汇金向申万注资25亿,持有33%的股权;申万现有股东将一部分表决权委托给汇金,使后者的投票权达到66%。这与早先的说法并没有太大出入,但关键是:汇金承诺对申万现有的人事不作调整;汇金持股3年后退出,退出方式有两种选择,一是缩股,二是由上海市政府找其他企业接手;汇金要求从申万退出时,保证其25亿注资要有接近3%的收益率。 “这种股权投资与再贷款有什么区别?”“拿什么来保证25亿注资的收益?”当听说这一最新版本后,业内人士普遍发出这样的疑问。 几经反复的申万重组路 最近一两年,申万重组的思路几经演变。 早在2004年,申万就开始增资扩股。正如申万人自己所言:有着20年发展历程的申银万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资本市场发展初期的烙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历史遗留问题。 2004年按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申万披露的年报出现巨亏,当年利润为-1.77亿元,经审计的年报未分配利润为-35.80亿元。而最新的财务报表显示,今年上半年,累积亏损已达到38亿多,其股东权益仅剩3.8亿元。知情人士透露,根据证监会“自己的标准”,申万的净资本为-4.5亿元。重组已成为申万最紧迫的任务。 今年3月14日召开的申万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计划增资扩股40亿元,增资后,资本金达到80亿元以上,同时着手进行发债的工作。不过,期望在4月完成的增资扩股计划进展并不顺利,而发债也受限于未能获得创新试点资格。 6月初传出央行欲给申万额度为15亿元、利率只有0.9%的再贷款的消息。央行贷前调查小组的申万之行,带来了以再贷款方式解决券商问题的新思路。 但一个月后,央行行长助理刘士余对外披露,将采用注资手段,对重点券商实施市场化财务重组,解决其备受困扰的流动性及资本金不足问题。他进一步明确,央行将以注资而非再贷款的方式援助券商。注资重组的主角,史无前例地落到了中央汇金公司和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的肩上。据称,再贷款最终被注资模式取代,除了蕴含着重组动机,更直接的原因是因为担忧央行再贷款可能有去无回。 在这样的背景下,汇金身影出现在了申万重组的大片之中。7月中下旬,汇金已到申万总部与公司作了进一步沟通,注资与财务重组的相关细节正在磋商之中。 另据申万有关人士透露,在汇金注资的同时,公司增资重组工作仍在同步进行。目前,申万的注册资本为42亿元,前十大股东多以上海本地大型企业为主。 一位了解申万重组工作的人士说,在重组过程中,上海市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力度。目前,重组方案由上海市与央行两家操刀,最终方案会是什么样,关键要看这两家商谈的结果了。 行政注资效力几何? 尽管申万的注资重组方案尚未最后定稿,但业内分析人士担心:“如果最终的方案真如最新流传的版本那样,汇金入主,但不对现有的人事作大的调整,而且退出时还要保证25亿注资收益率的话,这种注资、重组的效果如何,真要打上一个问号。” 这位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这种由央行牵头,以汇金、建银为注资主体的券商重组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否则只不过是“再贷款”模式的翻版,离“市场化重组”还有一定的距离: 其一,注资主体过于单一,不仅不能起到引导社会公众资本参与券商重组的作用,而且会引发新的问题。在注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之后,汇金及其控股的建银再对银河证券、南方证券、华夏证券以及申万等十数家券商注资,很难想像这样的结构能维系多长时间。更何况,以汇金、建银现有的人员构成,恐怕亦难以有效承担如此重任。 其二,如果汇金、建银的股权投资仅仅是一种短期行为,它们只是以一种财务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到券商重组之中,离真正的战略投资者相去甚远。而只有战略投资者才能够在企业的公司治理、业务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 “如果仅仅是对券商注资,而缺乏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的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和良好的盈利模式,再多的钱也无法填补券商的‘资金黑洞’”,这已成为业内人士较为一致的观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