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四大因素奠定上行基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 08:22 中国证券报

  申银万国桂浩明

  7月下旬以来,沪深股市一改前期疲态,出现了量价配合的上涨格局,指数明显回升,并且拉出了月阳线。在经历了持续下跌,特别是大盘反复考验8年历史低位后,股市能够走出这样的行情,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而推动大盘上行的四大因素,更值得人们研究。

  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奠定行情基础今年以来股市下跌的原因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宏观经济运行出现拐点,面临明显回落的预期。在预期宏观经济面临较大回落的情况下,股市不存在足够的做多理由。

  但7月中旬披露的系列金融数据,在很大程度上以事实证明某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观点并不正确。GDP在上半年达到9.5%的增速,提醒人们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仍然强劲,而6月份银行信贷明显增长,也透露出宏观调控政策在“有保有压”方面的及时落实。7月下旬开始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更是给人以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充满信心的强烈印象。市场对经济趋势的判读也随之出现调整,谨慎乐观的预期占据了上风。既然宏观经济运行是平稳的,那么就应该承认它对股市具有正面的向上拉动作用而非负面的向下牵引作用。此时,出于宏观经济的因素而看空股市,显然已经失去了依据,相反股市的反弹则有了足够的理由。

  增量资金入市打破僵局当然,股市上涨除了需要宏观经济背景支持外,还需要资金的推动。而且通常情况下,资金推动的作用会表现得更为直接。今年5月份以来,各种外延性的扩容都暂时停止了,股市的主题是股权分置改革。从理论上说,这是一个扩容的休眠期,市场压力比较小,客观上有利于股市上涨。但由于股改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以送股、公积金转增为支付对价手段的股改,也会导致内生性的股票扩容。这就使得市场供求并不因为没有新股发行而得到缓解。事实上是陷入了某种僵局,僵局的表现就是成交量的大幅萎缩。7月上旬某一天,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金额只有63亿元,这是多年来罕见的地量。

  值得关注的是,一段时间以来,管理层一直在为合规增量资金入市创造条件。这种努力,终于在最近显现出了明显的效果。无论是汇金、建银向券商注资,还是商业银行通过相应途径给创新券商提供资金支持,或者是成立投资者保护基金,这些措施客观上都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形式帮助证券市场化解资金短缺的困难。而时下,保险资金开始加大入市力度,企业年金入市也进入了倒计时,“银行号”基金也开始启动。这些无不对改善当前的资金供应以及形成对今后资金供应增长的预期产生良好作用。事实上,投资者更是从有些大盘蓝筹股的上涨上,看到了增量资金介入的迹象,看到了股市多空对峙的僵局正被逐步打破。一旦这个趋势形成了,股市要想不上涨也不可能。

  调高对价提振市场信心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第二批试点公司最早公布的股改方案中支付的对价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几个标杆公司的征求意见稿,在对价率方面与市场预期比较远,甚至还包含了比较浓重的再融资意图。这对于投资者的信心产生了很大冲击。一度公布低对价率方案的公司股价都出现大跌,“寻宝游戏”难以为续。不少投资者感到,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大股东在股改中还要与民争利,就很难形成对股改的稳定预期。事实也是如此,股改本身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调整,如果流通股股东的合法利益不能得到保证,他们怎么会对股市的未来有信心呢?

  好在,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试点公司支付对价率过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据不完全统计,到现在为止共有22家上市公司23次调整了对价率,其中调整幅度最大的提高了50%。这就使得第二批试点公司的股改方案,在整体上比第一批有了比较明显进步,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保障程度显著提高。此举不但使两类股东的利益趋向平衡,也有助于双方今后形成共同的利益基础,更能够提高广大投资者对股改、对股市的信心。有了这样的信心,自然就有了投资股市的积极性。有舆论将上市公司调整对价方案称之为“保票”,而实际上,其行为对整个市场都是有利的。还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各地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热情很高,如果引导得当,对于增强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将是非常有利的。

  技术面支持股市上行无须否认,现在人们较少通过技术分析来研究股市走势,但这未必是理性的。事实上,在近期的股市上涨行情中,人们能够相当清晰地看到多项技术指标发出的提示信号。6月份,沪市曾经跌破1000点,7月份又有两次逼近1000点,从表面上看似乎非再次破位1000点不可,但当时很多几乎躺底的技术指标,却发出了底背离信号。这就提示人们,这种下跌是源于恐慌,并不存在真正的杀跌后劲。此后果然股市开始了反弹,在形态上则构成了一个漂亮的圆弧底。可以说,7月下旬的行情,在技术上有相当充分的理由,指标与形态的配合堪称完美。而这种状况,不仅是表现在大盘上,也在不少强势个股上得到了体现。虽说,在中国股市技术面不敌基本面,但基本面和技术面同时向好,对于上涨行情的形成以及确认,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比照近期股市的几次行情,此次技术层面的配合与支持是最为突出的,而且目前不少指标仍然不高,提示股市的反弹行情还没有走完。

  应该说,推动股市上行的并不仅仅是以上所列的四大因素,其它一些未列因素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但即便只是从以上因素来看,股市上行的基础已经比较充分了,并且形成了一种趋势。从这个角度看,后市行情继续震荡走高,挑战“6.8”行情高点,不会只是一种奢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