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金融衍生品应取其用避其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31日 09:36 中国经营报

  作者:邬静娜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国将允许期货经纪公司代理国内企业从事某个品种期货的海外交易,证监会期货监管部门负责人多次在公众场合透露这样的消息。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企业接触金融衍生品市场。

  “我一贯主张应该允许中国企业进行衍生品交易。” 长江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黄明从事衍生品教学与研究工作长达十多年,他解释:衍生品是企业规避行外风险的有利工具,外汇波动、国际市场价格变动都属于行外风险,这些并非企业一定要承担的风险。

  由于衍生品的高杠杆性,它可以让交易双方规避各自想要规避的风险,也可能引发严重的金融风险。“因此,要合理使用金融衍生品。”黄明教授说。他的另一重身份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衍生品顾问。

  风险控制重在有效

  “‘中航油事件’主要还要归因于公司本身。”黄明教授认为,中航油之所以会巨亏,一是以陈久霖为主的具体操作人员对市场走向和涉及的具体产品的风险判断不够成熟。普华永道调查报告表明,中航油最初的亏损来源于对价格走势判断失误。在油价看涨时,他们看跌了;内部风险防控也执行得不到位,陈久霖权力太大。

  其实,中航油内部有一整套的风险控制制度。按规定,交易员在亏损达到一定额度时必须平仓,所有的衍生品交易都必须报告给风险监管团队等等。但是,只有制度没有执行,制度形同虚设。巴林银行破产也是制度与执行有缺陷的典型案例。

  因此操作和监管必须是两条平行线。而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风险控制团队的利益和制度的执行密切相关。如果制度得不到实行则拿风险控制者是问。”西方投行专门高薪聘请了风险控制员,他们的工作就是不让操盘手做风险过大的交易。一旦他们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下场将是在华尔街永远消失。

  而中国文化注定监管者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操作者存在。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监管机制。

  容易忽略的代理风险

  对于企业,黄明教授建议期货、互换以及简单的期权就足以规避风险。“正确使用衍生产品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尽量做自己能够理解的、尽量选择流动性大、竞争充分的衍生品。”黄明教授说。

  金融衍生产品研究最早源于西方。在西方,也只有少数人能掌握复杂的衍生品结构。信息的不对称极容易引起不公平交易。因此,亚洲企业在利用衍生品规避风险时更要谨慎。

  而对于亚洲公司来说,另一类更大的风险也许是来自于经纪公司本身的风险。在亚洲,国际投行被神化了。事实上,深谙此道的人士指出,对于经纪公司而言,客户只是赚钱的对象。甚至有人说,衍生品经纪公司进入客户公司,把客户掏空了,然后在客户的公司倒闭之前逃之夭夭,而此时它们的口袋里已经装得满满的了。

  西方投行非常重视公司的声誉,有些公司甚至规定:操盘手每天达到盈利的上限就必须停手。但这些跨国经纪公司在亚洲是否也坚持在欧美的做事标准?亚洲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有些市场参与者几乎不知道如何与他们的对手平等相处。“尤其中国企业习惯于掩藏交易中的不公平。”黄教授认为,这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犯罪的纵容,结果必将反被其伤。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