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审批权下放不应操之过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 08:38 中国证券报

  沈阳 丰色

  近期,关于证监会将把股改审批权下放到交易所的消息,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笔者认为,在市场不具备条件而不能有效保证各方股东利益的前题下,审批权的下放和股改一样,都不能操之过急。

  时间条件不具备。目前我们虽然进行了两批试点的改革,但股改之后的效果如何?有没有形成稳定的预期?这需要时间周期的检验,这个时间周期分为试点前、试点中和试点后的股价走势。对投资者而言,股改成功的标准却指的是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改革的进行提升了公司的内在价值,导致股价上涨,市值增加,从而产生财富效应,吸引场外资金入场。但目前由于股改进行的时间太短,股改的成效和效果都没有显现出来,投资者信心还没有恢复。

  客观条件下不具备。从两批试点公司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试点模式不多,二是对试点进程的把握心中无数。由于对价没有任何依据,这样造成了对价混乱,一些上市公司对价方案随意性特强,朝令夕改的事时有发生。据统计,在第二批试点的上市公司中,有超过五成的对价方案出现“变脸”,有的竟然多次“变脸”,这种现象应引起管理层的重视。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非常严肃和认真的事,对价的频繁变脸,一方面说明非流通股股东缺少成意,另一方面,也说明对价依据混乱的一种状况。其实对股改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如非流通股的定价、预期市盈率的确定、股改和大股东占资关系、股改和高管期权激励关系等,管理层有必要在总结试点成败的基础上作出指导性意见。

  监管条件也不具备。审批权的改变,说明管理层将不再把关股改补偿方案,市场担心因此有一些上市公司做出较低的补偿。没有了证监会审批,意味着股改大面积铺开,对市场扩容的压力显而易见。有业内人士认为,“交易所的审批主要是程序性的,主要对股改方案产生过程中董事会、股东大会是否按程序召开等程序进行审核,并不对对价方案本身进行审批”。那么这种审批也失去了意义,何况如何监管也是个难题,目前第二批试点已经出现了一些上市公司借股权分置改革各种所谓创新搭便车、搞再融资和一些内幕交易的现象,这也让投资者感到担忧。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没有成功的经验和较为成熟的程序值得借鉴,股权分置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为了确保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在各方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过快的下放审批权,将会给市场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