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攻坚阶段该怎么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 03:0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在未来我们评价今天的股权分置是否成功,主要应看两个标准: 一是是否有利于市场稳定,进一步说就是是否有利于市场稳定向上———老百姓首先会用这样一种标准来评价。 二是试点经验能否在证券市场得到广泛推广,这也是评价其成功与否的关键
股改已进入最为艰难的攻坚阶段,“怎么攻”成为各界关心的焦点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第一、二批试点公司业绩相对较好、非流通股股东实力较强,比较容易制订出让流通股股东同意的股改方案,但后续上市公司有的业绩较差、有的非流通股股东结构复杂,存在各种问题,因此,改革全面铺开将面临更多挑战,重头戏在后面。 市场呼唤“对价标准” 近日有消息称,证监会正在研究出台一项新的指导性意见,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展开作出制度性规范。这可能成为股权分置改革全面铺开的标志。 即将出台的新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前两批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得出的经验进行总结;二是对股权分置改革中某些规律性的事项作出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将主要侧重程序和技术层面。在该意见出台以后,证监会将不再具体接收公司上报的方案,而是将方案的审批权交给沪深交易所。 社会上对于股权分置的主要疑问之一,就是对价标准的缺失。尽管证监会一再强调以市场化的原则,由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协商解决股权分置的具体方案,但显然这种方式造成双方过高的谈判成本。证监会的新的指导性意见或许对对价标准作出描述。 银河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丁圣元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核心问题是非流通定价。只要非流通股价格确定了,其他参数都容易明确,就能形成稳定预期。他主张确立补偿“中性标准”,即在改革前后原流通股东的市值不变,既不获得额外收益,也不承受额外损失。由于在改革中大股东占据主动权,且习惯于公平交易,很可能导致普遍达不到中性标准,对流通股东构成实质侵害。不论方案采取何种形式,万变不离其宗,都应以中性对价标准下的总价值量为基础。 挑战和困难 股权分置是否能够快速全面推进?市场仍存疑虑。 在丁圣元看来,股权分置改革最本质的问题不是补偿本身,是重建市场“三公”原则,他认为改革是重建市场“三公”原则的大好机会。 经济学家韩志国称,证监会极有可能在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采取强制性措施在整个市场进行推行。这些强制性措施不排除禁止增发甚至摘牌的手段。但韩志国表示了对股权分置快速推进的忧虑。 他认为,如果没有良好以及合理的方案,这种快速推进的后果或者是改革的被迫流产,或者是以一代流通股股东的牺牲为代价。 下一步改革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之一,在于含H股、B股的公司如何进行改革。尚福林在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上称,对于含有B股的公司,证监会在制定规则时,会充分考虑它的特殊性。 另外,对含有H股的公司在具体方案的设计上也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并且会一如既往地加强与香港证券监管部门及证券交易机构的沟通和交流。 人们期待着证监会尽快出台对含H股、B股的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公司价值将出现分化 2005年7月15日,嘉实基金发布《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在分化中寻找新的平衡》的报告,认为对下半年股票市场走势产生影响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股改。 尽管长期来看,股权分置的解决对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业绩具有重要意义。但短期将导致上市公司股价出现进一步分化:大量绩差公司,由于很难支付给流通股东合理对价,股价仍会进一步下跌;而绩优股票在获得对价以后,估值优势将进一步体现。 市场各方在期待,期待股权分置改革一路走好。嘉实基金管理公司总裁赵学军说,归根结底,在未来我们评价今天的股权分置是否成功,主要应看两个标准: 一是是否有利于市场稳定,进一步说就是是否有利于市场稳定向上———老百姓首先会用这样一种标准来评价。 二是试点经验能否在证券市场得到广泛推广,这也是评价其成功与否的关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