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严重违规酿巨大金融风险 紧急托管北方证券内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 12:51 《法人》

  挪用客户保证金、大量资金账外运作、未经批准私自开展委托理财业务、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等四大违规行为使北方证券成为又一家倒下的券商

  文/特约记者 方华

  2005年5月27日,因严重违规经营,存在巨大金融风险,北方证券被紧急托管。

  中国证监会称,2005年4月4日,证监会向各证券公司下发了《关于推动证券公司自查整改、合规经营和创新发展的通知》,再次重申杜绝新增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严禁从事违规资产管理业务。但在监管过程中,发现北方证券存在新增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等严重违规问题,为严肃市场纪律,证监会作出了关闭北方证券的处罚决定,同时委托东方证券对北方证券经纪业务及所属证券营业部进行托管。

  2005年6月2日,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受中国证监会委托成立北方证券清算组,负责制定清算方案,依法清理公司财产,公告债权人并进行债权登记和确认,处理债权、债务以及办理与清算相关的其他事宜。

  2005年6月13日,北方证券清算组发布第一次债权登记公告,善后工作正式启动。

  四大违规现形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北方证券违规表现为挪用客户保证金、大量资金账外运作、未经批准私自开展委托理财业务、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等。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北方证券代买卖证券款余额为3.34亿元,其中柜台透支5.5亿元,包括因支付国债回购利息导致保证金占用的透支1.6亿元、因支付理财资金形成的透支1.41亿元、自营股票形成的透支2.49亿元。同时,北方证券大量客户资金流转其资金账户名与资金划入方、资金划出方不能一一对应,且未取得客户授权。

  2003、2004年度,北方证券的银行存款账簿记录不完整,银行对账单中一进一出的交易记录未在公司总部的账簿记录中反映。2003年度,累计有143笔、金额为51.22亿元;2004年度,累计有39笔,金额为4.61亿元的银行进出记录未在账簿记录中反映。

  此外,北方证券上海张杨路证券营业部银行存款记录中累计有154笔,金额为84.24亿元的资金过账记录,其中2004年20笔,金额3.43亿元。负责审计北方证券2004年年报的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上述会计处理未能真实反映资金流转的经济业务性质,而是直接通过“银行存款”科目一借一贷,掩盖了经济业务内容的实质。

  根据北方证券2002年12月31日领取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并不具备开展受托资产管理业务的资格。但实际上,北方证券存在大量的受托投资管理业务,而且未在会计报表上反映,在公司用章登记簿中也没有相关委托理财业务的用章记录。不仅如此,北方证券还有大量以其他公司或个人名义签订的委托理财合同(俗称三方监管),且这些合同的运作存在着调用北方证券控制的股票做质押的情况。

  不过,北方证券控制的股票并非来自其自营账户,而是以大量非经纪类账户持有,违规坐庄,操纵股价,以逃避监管。据查,北方证券主动提供的非经纪类账户是344个,但审计过程中发现疑似非经纪类账户879个,除436个北方证券后来确认为非经纪类账户、211个确认为经纪类账户外,尚有232个账户的性质北方证券不能确定。

  2005年4月29日,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并认为北方证券已不能按期偿还受托投资管理业务资金、部分资产已被法院冻结,公司正常营运资金枯竭,持续经营面临巨大困难。

  遭遇民营化陷阱

  北方证券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4月的沈阳市工商银行的全资附属企业工商银行沈阳市沈河票券公司。1988 年5 月,由沈阳市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12 家企业共同投资,改制为沈阳工商银行沈河票券有限公司。1991 年6 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更名为沈阳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实收资本增加至10700 万元。

  2000 年12 月20 日,经中国证监会“证监机构字(2000)289 号《关于核准沈阳北方证券公司增资扩股并更名的批复》,注册资本增至36000 万元人民币。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江苏东方国际集团(简称东方国际)、金新信托、合金投资等13 家公司投资组成。

  其中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东方国际为并列第一大股东,各出资7200万元,德隆系两家企业金新信托和合金投资(000633.SZ)分别出资5400万元和3600万元,北方证券股权呈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此后,同为民营企业的东方国际和德隆为取得北方证券控制权进行了激烈的争斗,最终,不甘做配角的德隆选择退出,将持有的股权系数转让。2001年底,金新信托将其在北方证券的5400万元出资分别转让给上海合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中科生命科学发展有限公司,后两者各受让4000万元、1400万元。2002年1月,合金投资将3600万股股权转让给上海外经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02年6月,取得控制权后的东方国际将北方证券注册地由沈阳迁至上海浦东。

  2002 年12 月11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北方证券再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至100000 万元,由东方国际、安徽省皖能股份有限公司、*ST华信(000765.SZ,现已暂停上市)、上海外经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等20 家公司投资组成,东方国际以2亿出资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0%。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控制北方证券的过程中,东方国际说服安徽皖能入股,开出的条件是保证1.5亿元本金安全,并每年享有10%的收益。

  经过上述一系列安排后,东方国际将北方证券完全纳入囊中。据了解,东方国际是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民营集团,实际控制人为蒋学明。

  后来发生的种种违规行为表明,北方证券在民营化的同时也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坐庄泰山石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北方证券违规问题在泰山石油崩盘后全面曝光。泰山石油系北方证券坐庄的股票,自2004年12月30日起连续9个跌停,股价从跌停前的10.08元暴跌至3.91元,市值蒸发超过3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北方证券进入泰山石油是在2002年第4季度,也就是东方国际全面掌控北方证券之时。泰山石油2002年年报显示,北方证券持有量为1518万股,是泰山石油第二大股东和第一大流通股股东。

  2003年6月30日,北方证券持有的泰山石油上升至1543万股;2004年上半年,北方证券继续增仓,至2004年6月30日,持股量已增至1949万股。但从2004年第四季度开始,北方证券开始抛售泰山石油,资金链危机也逐渐显现。

  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2004年12月31日,北方证券自营账户持有泰山石油1544万股,其他账户持有781万股,市值共计18969万元,而且所有泰山石油股票已全部抵押用于短期贷款。2005年4月,北方证券得到的贷款银行回单显示,泰山石油已被全部抛售,收回资金9703万元,用于归还贷款和利息。

  但是,北方证券在泰山石油上遭受巨大损失似乎并非来自其自主决策。

  泰山石油年报显示,2001年以后,公司经营业绩明显下滑,每股收益从2001年的0.1元,逐年下滑到2002年、2003年的0.073元和0.02元。也就是在这过程中,北方证券杀入泰山石油。

  对于一个具有自营业务资格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是无法理解的,而能够解释的或许只有市场广为流传的“接庄”一说:东方国际控制北方证券前持有大量的泰山石油,2002年下半年后,在东方国际主导下,北方证券开始接盘泰山石油,然后进行股票抵押贷款,贷款资金再行购买泰山石油,如此循环,东方国际达到出货目的。

  从股价走势看,2000年泰山石油曾有过一波牛市行情,股价从4元左右一路飚升至22元左右,人均持股迅速集中,庄股特征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获利兑现成为东方国际面临的最大难题。而股市自2001年下半年后一路下跌,更加大了东方国际的出货难度,因此由北方证券接盘成为一个可行的方案。

  但高昂的融资成本、日益萧条的资本市场最终压垮了北方证券。2004年12月30日,客户的平仓导致泰山石油崩盘。

  在泰山石油连续跌停的交易龙虎榜上,北方证券上海张杨路证券营业部和上海赤峰路证券营业部频频上榜,将北方证券坐庄事实表露无疑。

  委托理财成重灾区

  对于一个注册资本仅10亿元的中型券商来说,要拿巨额资金来操纵股价并非一件易事,由此,开展委托理财业务成为北方证券筹集资金的一个通道。可是北方证券并不具备受托资产管理资格,但在利益驱使和维系资金链的压力下,北方证券最终选择了铤而走险。

  目前,相关部门尚未对北方证券违规开展委托理财业务的规模做出统计,但仅上海地区无法偿付的委托理财资金就超过10亿元。

  泰山石油崩盘后,债权人起诉北方证券的案件陆续开庭。

  2005年1月5日,上海新申达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融融制衣有限公司诉北方证券国债交易纠纷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4月6日、4月21日,上海市绿园农村信用合作社、上海长宁区新泾农村信用合作社诉北方证券和东方国际国债交易纠纷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标的金额分别为1.1亿元和2.26亿元。

  5月17日,上海市崇明县陈镇农村信用合作社、上海市奉贤区泰日农村信用合作社、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农村信用合作社、上海机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4家机构诉北方证券和东方国际国债及证券交易代理纠纷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6月15日,上海奉浦经济发展实业总公司诉北方证券和东方国际证券交易代理纠纷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

  记者曾旁听了上海长宁区新泾农村信用合作社诉北方证券和东方国际国债交易纠纷案的庭审。当时北方证券代理律师曾以案件涉及商业机密要求不公开审理,但被法院驳回。该案件清楚地显示了北方证券吸收农信社资金购买国债,通过国债回购融入资金并挪作他用的事实。

  除此之外,茉织华(600555.SH)全资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印刷厂存放于北方证券的1.03亿元国债款和0.97亿元存出投资款;控股子公司上海易富投资有限公司存放于北方证券的1亿元存出投资款目前也无法收回。

  今年4月,北方证券有关人士曾向记者表示,公司正在考虑重组,东方国际和实际控制人蒋学明可能以变卖优质资产的方式填补北方证券窟窿。但新增挪用保证金的行为和委托理财黑洞最终吞噬了北方证券。

  据了解,为落实责任追究,打击犯罪,中国证监会已对北方证券涉嫌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违规开展委托理财以及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稽查,并将根据稽查结果,依法对北方证券进行行政处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涉嫌犯罪的人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6月7日,德隆刑事第一案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德恒证券违规开展委托理财业务被检察机关指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公司7名高管被诉。北方证券在未取得受托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情况下开展委托理财业务和三方监管业务,在事实上与德恒证券完全吻合。如果法院最终判定德恒证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成立,那摆在北方证券和其高管面前的则将是法律的严惩。

机构名称

受困金额

上海新申达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不详

上海融融制衣有限公司

不详

上海市绿园农村信用合作社

1.1亿元

上海长宁区新泾农村信用合作社

2.26亿元

上海市崇明县陈镇农村信用合作社

不详

上海市奉贤区泰日农村信用合作社

不详

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农村信用合作社

不详

上海机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不详

上海奉浦经济发展实业总公司

不详

上海浦东新区印刷厂

2亿元

上海易富投资有限公司

1亿元

  2、北方证券2004年部分经营数据(单位:万元)

  营业收入      10552

  其中手续费收入 8784

  营业支出      15387

  其中营业费用  12111

  营业利润      -4835

  利润总额       -6430

  净利润        -16499

  未分配利润    -34540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