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千点保卫战 > 正文
 

B股重挫有先行意义 A股也将在暴跌后出现底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02:21 每日经济新闻
  经验告诉我们,A、B股市场走势关联度很大

  庄睿弘 每日经济新闻

  上周五,股市最重大的变化是以沪市B股为代表的B股市场出现恐慌性杀跌,上证B指一日之内暴跌6.5%,收于55.57点,创5年新低,较2001年的高点跌去77%。B股下挫也拖累了整个市场,上证指数下跌14.31点,最终收于1026.11点。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根据以往B股作为领先指标的经验看,A股不久也将追随B股走势,暴跌之后出现底部。

  沪B几乎全线尽墨

  沪市B股上周五的状况只能以惨烈来形容。两市52只B股中,竟然有凌云B股、上工B股及
二纺B股等共17只B股跌停,比例高达1/3;跌幅超过9%的居然有25只,比例高达1/2。沪市B股仅有新城B股上涨1.66%,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上证B指呈现破位之势,已经击穿了1999年6月底高点(60点一线,1999年来B股牛市第一波的高点)的支撑,下一步将向1999年年底的低点(35点一线)寻求支撑。深市成份B指也受到拖累,下跌0.75%至1674.52点,万科B等蓝筹股坚挺的表现稳定了市场,使成份B指在技术上仍保持较好的态势,并未破位。

  此次B股暴跌的直接原因居然被一些分析师归结为,外电报道人民币即将升值,投资者担心美元相对人民币贬值,而抛出B股换人民币。

  申银万国研究报告认为,B股行情低迷的原因是政策不明朗,被边缘化,缺乏关注,还没找到出路。按业内人士的话说,B股市场特别是沪B上市公司,大多基本面较差,没有人愿意买入导致暴跌,其实是整个股市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缩影。

  相关A股或补跌

  沪市B股经过近4年的调整,股价结构其实已经接近成熟市场,进入“仙股时代”,也意味着A股特别是带B股的A股有补跌的要求。以1美元约合人民币8.26元计算,沪市B股有近10%的个股低于人民币1元,有60%的个股低于人民币2元,高于人民币4元的个股仅有伊泰B股、振华B股、锦江B股和黄山B股4只。

  在这些低价B股中,如氯碱B股、凌云B股、凤凰B股、氯碱B股等股价,仅是其A股价格的30%~50%,相对来说,已被严重低估。在B股尚未大幅反弹之前,其A股有强烈的补跌要求。就算A股股改补偿为每10股送4股,持股成本下降到原来的70%左右,仍将较B股(假设没有补偿)股价高出40%以上,可见这些A股还有较大下跌空间,A股有出现非ST类“仙股”的可能性。

  B股为先行指标

  历史上,B股走势有多次成为A股走势先行指标的案例。以上证B指为例,在1999年3月10日见底于21.24点,到当年6月29日飚升到62.56点,出现翻番行情。同年“5·19行情”,上证指数以5月17日的1047点为起点,到6月30日的1756.18点完成第一波攻势。

  然后,上证B指在1999年12月21日达到调整低点35点,此后大涨到2001年6月1日的241点见顶。上证指数同样是在1999年12月27日的1341点完成调整,连续上攻到2001年6月14日见顶的2245点。而此后的几次阶段性反弹,虽然仍处在下降通道中,上证B指分别在2002年1月23日、2002年11月27日、2003年8月20日先期完成中期探底。在去年4月份上证指数见顶1783点的过程中,上证B指出现了明显的顶背离。

  由此可见,A股离暴跌恐怕并不遥远。同时,沪深两市许多B股息率达5%以上,有些B股基本面开始出现积极变化,很可能在暴跌之后见底,A股也可能会在稍后见底。

  让多方死撑的因素

  虽然与B股有相互验证的关系,但A股自身的因素将主导其短期走势。随着传统的中报业绩预告7月15日结束,中报风险告一段落。

  近期,海王生物等预亏股大幅杀跌,华能国际等个股也正如本报撰文所言,暴跌均与业绩下降有关。下一阶段,披露业绩的公司情况可能会稍好一些,引起大幅杀跌的可能性较小。另外,江苏索普、思达高科等庄股跳水依旧,预示着灰色资金将在黎明前谢幕,已经难以引发市场的恐慌心理。

  在股改方面,农产品复牌后的涨停说明市场对完全认沽权证方案的认同,也反衬出市场对承担波动风险十分恐惧,心理较为脆弱。这也显示,宝钢股份等央企不愿意承担市场风险,仅愿支付少量对价的态度是目前盘面僵持的原因,市场在等待形势的明朗。

  本周吉林敖东等股票将率先停牌,进行网络投票,下周开始投资者对第二批试点公司股改方案的表决结果也将陆续公布。有分析人士认为,A股将以阴跌方式接近1000点,等待股改方面的消息再选择方向,但从前期B股走势等其他因素看,A股也将在暴跌后见底。
B股重挫有先行意义A股也将在暴跌后出现底部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