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行业专题--聚焦信托业 > 正文
 

信托业迎来兑付高峰 2005将成为改革生死攸关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 11:5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程志云 北京报道

  550个集合信托计划到期,应归还的到期财产仅本金就高达254亿元。如果再加上非集合类资金信托和委托理财,可能兑付的资金总量预计在800亿-1000亿之间。

  这是2005年中国信托业面临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情况,这个在2001年经过清理整顿开
始新生的行业截止到2004年底的全行业总资产仅为2784亿元。

  对于信托业来说,这是一个必须高度关注的时刻。

  一位接近银监会的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为数众多的信托公司而言,2005年将成为改革生死攸关的一年。今年如果不能解决旧账,或者在信托计划兑付中出现问题的公司很可能在年底就要被停掉。

  兑付高峰

  事实上,从去年底信托计划兑付问题已经开始迅速凸现,其兑付总量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从2004年第四季度开始,信托计划兑付资金量开始进入一个不断上涨的时期。2004年全年,信托公司兑付的信托本金约近百亿元。仅第四季度集合类信托产品到期兑付信托本金规模就在36亿元-45亿元之间,这个数字比上一季度骤增143%。

  2005年的情况将更加让人吃惊。

  2005年1月31日,银监会非银部负责人在媒介招待会上公开表达了监管层的忧虑:整个2005年将有550个集合信托计划到期,应归还的到期财产仅本金就达254亿元。这其中涉及到几百个机构,上万个自然人投资者。而根据记者的了解,实际问题还远不止于此。如果再加上非集合类资金信托和委托理财,2005年可能兑付的资金总量竟然高达800亿-1000亿之间。

  与此相对照的是,截至2004年底,信托业全行业总资产仅2784亿元。如果除去增量不算,信托行业今年将兑付其总资产的1/3-1/4。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到目前为止,今年的兑付高峰还没有到来。从近两年的趋势来看,每一年内信托公司发行信托计划的规律基本呈现为先紧后松。后半年信托计划发行数量明显高于前半年。也就是说,2005年真正的信托计划的集中兑付高峰将在下半年到来。

  2005年信托计划兑付金额如此迅速增长,主要源于2003年、2004年两年信托行业的大发展。这两年间信托公司开发了大量资金信托计划。

  根据银监会资料显示,到2003年底,整体信托行业,信托财产1635亿,资金信托1366亿,其中集合类343亿,共828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而这个数字到了2004年底有了明显的增长。信托财产余额达到2042亿元,比2003年末增长了632亿元,增幅45%。新设立集合信托计划726个,集合信托计划存续数量增加到1245个,金额674亿元。

  “2003年发行的两年期信托计划,和2004年发行的一年期信托计划都将在2005年集中兑付,造成了2005年兑付量猛增。”北方信托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巨额资金的兑付不仅给信托公司带来头寸问题,同样也给监管层带来了压力。银监会非银部主任高传捷今年以来曾经在多个场合强调,“2005年管理好各类风险,维持信托业稳定经营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收益与风险

  伴随着信托计划兑付量的猛增,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心信托计划出现兑付风险的几率是否也会相应提高。

  社科院的孟辉博士认为,目前引发信托公司兑付问题主要是道德风险。“由于信托公司自身或者信托计划的合作方出现道德问题,例如挪用信托资金、关联交易等等引发的信托到期资金无法偿付。”他说。

  “按照收益与风险相对应的原则,信托客户的一般性收益平均仅在3%-5%之间,无力承担信托公司的道德风险。”孟辉分析认为。

  然而,这样的收益与银行存款收益相比仍然是有吸引力的。2004年,中原信托一份普通的两年期基础设施贷款信托年预期收益率为3.9%;2004年,上海国投发行的一份一年期的广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信贷资产转让信托计划预期年收益率为3.5%;2004年北京一份普通的两年期房地产信托年预期收益率在5%-6%之间。而2004年6月,一年期的银行存款税后收益是1.584%。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实际上投资者被市场上过分夸大的道德风险弄昏了头脑。以往被人们忽略的市场风险,在今年可能成为影响到今年信托计划到期兑付的一个真正的问题。

  所谓市场风险就是由于宏观调控或者其他因素引发市场行情波动造成信托资金本益萎缩甚至是本金损失。

  目前业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前途堪忧的主要是房地产信托和证券信托。而这两类业内公认风险较高的信托品种已经占据了信托行业的不小份额。

  截至去年9月,资金信托余额约1750亿元。其中,投向房地产的234亿元,投向有价证券的129亿元,占到了五分之一强。

  北京一家信托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投资者投资这两类信托其实主要为了获取更高额的收益。2003年6月,一份名为“突出成长型证券组合投资集合资金信托”中报亮相,信托资金管理人金信信托在半年时间中,为投资者创造了9.29%的理财收益。而同样是2003年由重庆国投在北京推出的景龙国际公寓项目也打出了6%的年收益率。

  但依据目前房地产业的需求从狂热投机改向冷静投资以及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信托公司的这两类信托产品是否还能独善其身正在成为一个问号。

  缓冲机制

  问题的实质还远不在于此。事实上,信托公司最缺乏的是规范的缓冲风险兑现的机制,也就是传说中的减压阀系统。

  一方面,信托公司发行信托计划从制度上要求投资者自己承担市场风险,账户之间必须相互隔离。这就造成其兑付形式呈现刚性。产品到期时信托公司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来偿付受益人信托投资本金和信托收益。一旦出现市场风险甚至道德风险,在兑付期将马上呈现出来并放大,信托公司在理论上无法利用其他项目的赢利资金来弥补有风险的项目。

  而另一方面,与基金相比,信托公司的一个最大问题在于信托凭证缺乏流动性。投资者即使看到整个市场行情不好,也难以将手中的信托凭证很快变现,保值抽逃。投资者投资信托公司计划在存续期内就必须依赖信托投资公司的投资能力。

  信托投资公司面临的诸多责任令他们的代人理财和投资变成一场不能失败的战争。

  以证券类信托产品为例,从已公布清算报告的信托产品来看,不仅没有损失本金的情况出现,而且证券投资类信托的年平均收益率高达4.3%,这与去年证券市场上券商、基金等其他机构投资者投资收益严重缩水形成巨大反差。

  中原信托一位人士透露,不可否认不少公司的理财水平高超,但实际上这也有不少公司为了保障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而“略施小计”的情形。“做法是将大部分资金就趴在银行或者风险很低的项目上,等到兑付期仅仅拿少量的资金填充上预期收益率上的差额了事。”该人士称。

  影响行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银监会已经联合刚刚成立的信托协会共同研究建立信托业务的缓冲机制。但实际上留给信托行业及其监管者的时间并不多。

  实际上,信托公司这两年的发展是进二退一,一波三折。1999年信托公司第五次清理整顿结束以后,2001年9月中诚信托(当时中煤信托)经过人民银行核准率先完成重新登记。直到2002年7月,上海爱建信托才开始发售行业内第一个集合资金信托项目——上海外环隧道资金信托计划,爱建信托邓举功认为,这标志着信托公司开始回归本业重新起步。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一年半以后,2004初庆泰信托、金新信托、伊斯兰信托接连出事,犹如一石激起了满池风波。“信托业回归本业不到两年就出事!”这几个事件触动了银监会高层的神经,引起了监管层的震怒,整个信托行业再次进入了紧张期。

  北京一家信托公司资深人士曾认为,就因为个别公司的个别行为,令整个行业在整个2004年经历了监管层最为严苛的检查和监管。业务放开的大门被紧紧关闭了,信托业为此付出了太过沉重的代价。也正因为如此,对于信托业而言,今年应该是稳定发展的一年,也是赢得监管层信任至关重要的一年。一旦发生兑付危机和道德风险,对整个行业而言,其打击或许是致命的。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