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发证券90亿巨亏探秘 如何成资本玩家提款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 11:19 经济参考报 | ||||||||
90亿的亏空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笔亏损由福建省财政来买单,那么去年全省14.45%财政收入就没有了;如果这笔亏空由3400万福建人来负担,那么去年全省人均收入就减少265元!”当地的一位金融工作者这样对记者说。
经过有关部门连续5个月的清理、甄别,来自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闽发证券托管经营组的最新消息说,闽发证券的机构债务为95亿,个人债务为9.6亿,扣除15亿多的应收账款,亏损总额高达90亿元。 虚假注资控股闽发 闽发证券成立于1988年5月,创办之初为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下属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1996年7月,人民银行发出了各级分行与所办证券公司脱钩的通知,闽发证券开始与人民银行脱钩。同年,中国凯利实业公司入主闽发证券。当年12月,闽发证券的资本金增至10919万元,凯利公司持有6000万股,持股比例为54.95%。吴永红任法人代表的福建协盛公司持有1000万股,占股比例约为10%。 吴永红一度被认为是当地资本运作的“高手”,他的“事业”是通过向泉州市一信用社借款3000万开始实现的。吴永红利用这笔资金,通过反复抽逃,在全国各地注册20多家公司。这些公司互相担保,向银行贷款数亿元,收购闽发证券等企业的股权,一跃成为福建的“资本大鳄”。 1999年3月,凯利公司所持有的闽发证券股权对外转让。同年8月,由吴永红操控的福建协盛、石狮融盛等5家企业趁机受让了凯利公司的全部股份。2000年11月,闽发证券增资扩股至8亿元。吴永红利用闽发证券大股东身份的便利,操纵属于自己的福建协盛、石狮融盛等公司,挪用闽发证券客户保证金、违规银行贷款,虚假“注资”闽发证券,持有其超过51%的股份,完全控制了闽发证券公司。 “资本玩家”的“提款机” 业内人士介绍了吴永红“空手道”的手法:首先将开户股民的保证金和委托理财资金打入闽发证券账外公司,再由账外公司通过虚假交易打到福建协盛及其关联公司,最后摇身变成福建协盛等对闽发证券的出资。吴永红为资金转移设立的闽发证券账外公司多达20余家。 2001年10月,吴永红因刑事案件被公安部门通缉,仓惶出逃。闽发证券由张晓伟掌控,吴永红在境外“遥控”抽逃资金。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晓伟在满足吴永红资金要求的同时,自己也“不甘落后”,以个人或者闽发证券的名义挪用资金,投资房地产、股票、期货等,牟取巨额私利。初步统计,两人共抽逃、挪用资金高达数十亿元。一位了解情况的内部员工说,闽发证券就是吴永红、张晓伟的“提款机”。 去年4月3日,张晓伟被深圳警方带走后,闽发证券出事的消息很快传开,索债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纷至沓来。随后,证券监管机构向闽发证券派出了工作组。闽发证券危机全面暴发。 高息融资 风险失控 闽发证券虽是一个中型券商,却是国内券商违规之“集大成者”。 为了维持资金链不断掉,闽发证券盲目扩大委托理财,许诺客户保底和高息。记者拿到的一份空白的委托理财协议书显示,闽发证券给客户的保底利息高达10%,远远高出一般委托理财市场4%至5%的收益,且大部分利息还可提前支付。因此众多机构、个人纷纷将资金委托闽发证券“购买国债”,闽发证券则转手以“国债回购”的形式套出资金炒股。近年我国股票市场长期的熊市,使得闽发证券重仓持有的股票难以出手,市值严重缩水。于是,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吸纳更多的高息理财资金成为闽发证券保持“资金链”不断的唯一选择。 闽发证券公司为了拉到更多的资金,以各种花样欺骗投资者。为了打消投资者的顾虑,一些营业员还以补充协议的形式将风险全部揽到闽发身上。记者看到70多岁的陈姓股民与闽发五一北路营业部签订的资产管理合同,合同后面的补充协议说,“在委托期满时,若因乙方原因导致甲方委托资产发生亏损或未实现增值,或委托资产虽实现增值但年增值率未到5.5%,乙方必须向甲方支付资产占用费,资产占用费率为年5.5%。” 闽发证券的巨额资金主要有五个去向:重仓持有A股市场的几只股票,进行国债交易,炒卖期货,汇出境外炒H股以及流入吴永红和张晓伟个人控制的公司。闽发证券对深沪交易所某三只股票流通盘的控盘比例一度高达97%、60%和40%,亏损严重。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统计资料显示,按国债现货交易量排名,闽发证券在2001年列上交所所有会员单位的第二名;2002年名列第一;2003年8月,国债市场出现震荡,闽发证券损失惨重。闽发证券收购期货经纪公司,自己操作期货买卖,造成巨额亏损。闽发证券的资金还通过地下钱庄等渠道流向境外市场,炒卖H股。 “闽发证券事件”的启示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闽发证券托管经营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艰苦、细致的登记、甄别工作,目前闽发证券的财权和债务已清理完毕,个人债务正在按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兑付率兑付,公司债务也将在闽发证券公司的重组中得到体现,公司债权也正在追讨之中。风云散尽,闽发证券公司又将翻开新的一页。但是,这一事件带来的启示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启示一:警惕券商民营化风险 闽发证券民营化的过程,就是其沦落为不法商人“提款机”的过程,就是“资本玩家”们欺诈挪用股民和委托理财者的资金进行高风险投资谋取私利的过程。 近年来民营企业参股证券公司已经非常普遍。不仅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参股证券公司,许多没有上市的民营企业也参股证券公司,部分民营资本还成功控股部分证券公司。有识之士分析,证券公司作为金融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其存亡兴衰对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亚于银行。基于自有资金的积累水平、人才和管理水平、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目前,我国民营资本大规模入主证券公司的条件并不成熟。 要避免出现第二个“闽发证券公司”,促进中国证券业的健康发展,有关人士建议当前有关部门要做以下几项工作:加强对个人投资者、民营机构入主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的资格审查,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加强对现有的民营控股证券公司的监管,促使其依法规范运营;提高证券市场的监管效率,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经常性监督及违规惩治力度。同时,还要完善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工作,健全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相关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建立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维权组织,设立赔偿基金;加强对投资者教育的基础工作,增强投资者的维权意识。 启示二:堵塞监管漏洞势在必行 在“闽发证券事件”中,投资者把矛头始终对准福建证监局,认为该局监管不力,渎职失职,造成他们的重大损失。去年10月26日晚,上百名投资者围困福建证监局领导,要求赔偿他们的投资损失,当场及事后股民提出了四问:没有经济实力的“资本玩家”为何能控股证券公司;闽发证券出现巨额亏空,非一日所为,监管部门是如何监管的;证券监管部门已知闽发证券存在严重的违规经营,为何不向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2004年4月董事长张晓伟被警方带走后,证监会的工作组随即进驻,为什么闽发证券仍能以委托理财的形式吸收群众的资金? 福建证券监管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闽发证券的违规问题之所以难以监控,主要是因为公司违规建有账外账,大量资金在账外运行,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的资金流向无法掌握,这样即使意识到闽发证券存在问题,也无法彻底清查。2002年12月,当时中国证监会福州特派办就怀疑闽发证券有问题,2003年也正式稽查过,却一直没有找到证据。这位负责人说:“2003年10月17日我到任后,也一直调查闽发证券违规经营问题,一年半的时间找了董事长张晓伟谈话18次,但张晓伟矢口否认存在问题,直到2004年3月30日闽发证券出事,真实的财务报表曝光后,其巨额资金亏空问题才浮出水面。” 湘财证券创新战略委员会主席施光耀认为,福州投资者的“四问”问得好,这在一定程度上“问到目前证券监管缺失的症结所在”。事前监管、主动监管、动态监管,是加强证券监管工作较好的选择。当前复杂的形势要求证券监管不能停留在“消防队”、“救护队”的职能上,不能停留在证券公司上门汇报、看材料、批文件、“发绿卡”的阶段,而应加强调研和巡查,转变监管理念,把监管工作向事前监管平移,要准确地监控证券公司的资金流向,从发展和改革的动态中找准证券公司运行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在动态中及时了解证券公司最新运营情况,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把事态、风险化解在萌芽之中。 作者:梅永存 黄和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