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上海国资》2005 > 正文
 

中介操纵下的地下股权交易(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 14:06 上海国资

  总的盘子近千亿

  地下股权交易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

  目前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最近见诸报端的一个数字是: 这一地下市场积聚了近千亿的资金和超过十万的从业人员。

  具体情况无从考究,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地下股权交易已经在国内泛滥,大多数省份都有这类交易的存在。

  最早的非上市股权交易市场——红庙子市场就出现在成都,尽管市场早在1993年就被取缔,但这些年来成都的股权交易从来没有真正杜绝过。成都市政府为解决这一社会隐患,于8年前设立了股权托管中心,将场外交易引导进场,意图通过股权的登记、过户,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来自成都股权托管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该中心登记的投资者已经有28万,年股权流动规模高达60亿,成为了西南地区最大的市场,在全国首屈一指。

  目前,成都托管中心已托管了该市60%的非上市股份公司,托管股权总额达68亿。虽然场内只做过户登记,不做交易,但是,过户是伴随股权转让出现的结果。因此,成都股权托管中心的数据有一定的权威性。

  不过,这60亿的交易规模可能也只是成都地下股权交易真实规模的一部分。因为统计数据仅仅是针对在中心托管的成都60%的非上市股份公司,并未涉及未托管的本地公司、或者外地公司的股权交易。

  和成都不同,西安地下股权市场的疯狂和2002年以前陕西省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先立项、后募集”的审批程序不无关系。

  一些企业就钻了审批程序的空子。在拿到改制或立项的批文后,一些企业以此为招牌,在新闻媒体上宣传或者在社会上广泛散发宣传品,以募集“发起人”为名,采取雇人上门推销、街头摆摊设点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出售股票。而不少发起人在得到股票后,迅速转手抛售,以赚取差价,从而导致发起人爆炒所谓的“原始股”。

  更有甚者,有些公司在申请立项时向体改委或经贸委提出的方案就是精心编造的故事,在拿到立项批复后,便会变本加厉地编故事到处骗钱,甚至在没完成募集目标时就卷巨款逃跑。

  2002年中国证监会西安特派办曾对西安的地下股权黑市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当时 70家拟上市公司就有68家公司的股票流入黑市,232家股份制公司的178亿股总股本中就有20%的份额在进行地下交易。参与地下交易的资金规模估计不会低于40亿元。

  上海本地的非上市股权资源并不多,更多的是中介机构将陕西、四川、北京等地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拿到上海来进行推销,上海因此成为地下股权交易资金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目前,上海的非上市股份公司共有306家,这仅仅是根据上海市发改委的批文得出的数字。大多数公司成立的时间都是在2000年前后,动机就是瞄准创业板。根据上海相关部门的统计,目前,这批企业里面尚在正常运行的大约有200多家,总股本约171亿股。其中近八成以上的公司设立已满三年,大多数公司的股权都已不同程度地进行过转让。

  而有媒体估计,仅仅2003年,上海地下股权交易规模可能有70亿。交易对象除了部分本地企业的股权外,更多的是来自陕西、四川、北京等地的企业。

  来自成都托管中心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资料显示,在该中心记录的28万投资者中,上海籍股东就有4万多人。虽然比例还不到14%,创造的交易额却占到了总额的70%。

  仅仅从记者搜集到的有关成都、西安、上海三地的数据来看,一年的交易规模就有可能达到170亿。再考虑历年来投资者购买了非上市股权沉淀下来的资金,“地下股权交易市场规模近千亿”的说法有较高的可信度。

  就是这样一个规模近千亿的市场,由于相关制度的空白,地下股权交易已经成为了不法交易机构牟取暴利的天堂。

  地下股权交易弊端丛生

  股权归属不明、信息不对称……非上市公司股权的不规范转让弊端丛生,投资者的权益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最大的问题就是股权归属不明。” 上海股权托管中心运行总监史保婴指出。

  在股权的地下流转中,投资者拿到的权证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几十位投资者的股份托在一个股东的名下,出资人仅有一张收据; 有的获得的是非法从事股份转让的中介机构开具的股份证明; 也有的持有非上市股份公司自行印发的“股权证”。

  这些五花八门的权证如果公司和当事人都认账还好,如果不认账,怎么明确股权的归属。要知道,连这些权证的合法性都值得商榷,投资者对股权的所有权又怎能得到充分证明和保障呢。

  按道理,投资者购买了公司股权之后,公司应该及时到工商部门办理股东名册变更手续。但事实并非如此。

  上海股权托管中心曾经对9家已托管公司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原经市体改办批准并在工商局登记的股东是180人(其中名义上自然人股东是113人,法人股东67人),总股本35990万股,但实际股东人数已超过2200人,待过户股权达超过8000万股。

  其中,少部分是公司设立时就存在的代持股现象,大部分是属于后续转让,有的甚至转让过多次,大多都没有进行变更登记,隐藏着极大的市场风险。

  此外,地下股权交易存在的另一弊端就是信息不透明、不对称,而这也是非法中介机构能够牟取暴利的根本原因。

  目前,非上市股份公司的信息发布并没有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渠道,而且国家法律也没有规定非上市股份公司必须公布真实的财务信息和经营情况。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无法通过正常渠道了解所投资公司的经营状况。

  这也为一些非法从事瓜分转让的中介机构提供了发布不实信息、赚取高额差价的机会。就像王瑛所在的公司一样,利用上市、分红等概念,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有的中介机构甚至还会和非上市股份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联手,发布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误导投资者。

  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投机盛行、欺诈成风、投资者利益受损是必然的结局。 问题是,当深度套牢、甚至血本无归的非上市股权投资者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该怎么办? 根据国务院令第247号《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因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因此,参与此类“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交易的投资者的权益难以受到法律保护。

  在这种无法诉诸法律的情况下,找政府,要求政府出面解决问题似乎成为了投资者必然的选择。

  就像前文提到的首例非上市公司股权纠纷案一样,徐佳和其余30多位投资者就多次到上海市政府信访办反映情况,要求给个说法。最终还是争取到了由卢湾区政府出面协调,由中介机构分期还款的结果。

  这已经是比较好的结局了,更多的情况是连政府都无计可施。

  据王瑛介绍,从去年年初开始,他们公司的一些客户就曾多次到杭州市政府有关部门上访。而该公司的总经理也曾被当地公安部门带去问话,但最终仍是不了了之,至今还没有个说法。

  但问题不是一句无计可施就能够解决的,随着地下股权交易的泛滥,利益受损的投资者日益增多,如果没有有效的管道引导,就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股权交易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