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股权交易的洗脑游戏(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 13:43 上海国资 | |||||||||
旅游考察 花样翻新 中介为使“猎物”上勾,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其中之一就是许诺陈芳们在购买股份后可以去公司实地考察,还将为股权购买者提供一次免费的香港旅游。
2004年1月,陈芳等30多个购买桑夏高科股权的上海投资者应邀去香港旅游,返回时顺道去公司实地考察。 香港之行至今仍让陈芳津津乐道,毕竟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事实上这也是在付出了十几万元后陈芳唯一的收获。但返程时的考察却让陈芳备感失望。 “去香港时真的很开心。但到了他们公司一看,公司很乱,就像刚搬过家一样。”实地考察的结果让陈芳担心不已,但因为已经付款,她唯一的选择只能等待。加上公司当初许诺的所谓免费香港旅游已经兑现,多少让陈芳有几分安慰。 因为等待的时间太久,陈芳的丈夫屡次为这个问题而不愉快。“我也没办法,只能安慰他等等再说。”但迄今,陈芳没有从这次投资中得到分红,而所谓的“公司上市”也一拖再拖。 “我知道上市也不是中介公司说了算,但既然他们都承诺了,总应该会有个交代。”陈芳至今仍心存期待。 在决定购买桑夏高科股权之前,陈芳一直在盘算买房,但因为房价太高,想再观望一段时间。“股市不行,房价又高。所以当初听中介公司介绍情况后我就动心了。要是当时买房了就好了,现在房子涨得更厉害。”提起以前,她流露出些许遗憾。 然而在中介进一步的蛊惑令陈芳像着了魔一般欲罢不能。 2004年,陈芳再度购买了上海洪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万股股权和上海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万股股权。交易价格分别是1.8元/股和4.3元/股。 “一方面这两家是上海公司,我自己也去公司看了,比较放心;另一方面,去年二级市场的情况也不好,把钱放到一级半市场还可以搏一下。”陈芳如是告诉记者。目前,上海洪湖在去年年底时给了陈芳少许分红,而从上海致达那里,陈芳尚未得到任何收益。 “说实话,我也不是要什么分红,主要是等公司上市。公司上市后我就可以把钱抽出来买房了。去年,上海浦东就有一家公司上市了。”陈芳在采访的最后仍然在坚持着渺茫的希望。 上市如中六合彩 陈芳所说的那家得以上市的公司是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4年3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然而,一直关注此类案件的上海市天铭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荣告诉记者: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能够上市的只是极少数,这与公司规模、所属产业等均有关系。” 上海股权托管中心副主任沈培泉的也证实了这一点: “现在全国非股份有限公司,据说有将近30万家。证监会如果排队,一个月5家,一年也才60家,这要排到猴年马月。” 因而,有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非上市股份公司能够上市的机率比中六合彩高不了多少。 其实陈芳并非不知道投资非上市公司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陈芳去香港旅游时认识了团中的很多投资者中: “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退休人员。他们中有的买了几家公司股权,现在连公司都倒了。还有几个是找不到中介公司的。” 为进一步求证陈芳所持有股票公司上市的可能性,记者以上海投资者的身份致电桑夏高科公司。根据桑夏高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站上的“组织机构”一栏,桑夏公司设有“董事会秘书”一职。但打电话询问时却被前台告知“公司没有董秘。”电话从前台转到人事部。 人事部接电话的一位女士称“我不太清楚,现在公司领导也都不在。”电话被转到了财务部。 “之前上海也有人打电话来问过。”财务部接电话的杨经理提起。关于上市,杨经理称:“2000年创业板要开出来的时候有过上市计划,而且手续都办的差不多了,但是后来因为政策的缘故被卡下来了。” 当记者询问到今后的上市计划时,杨经理说:“公司目前没有新的上市打算。” 对于持股者何时能分红,杨经理有些含糊其词: “分红当然要等公司经营业绩好了再说。目前还没有吧……” 至于谈及公司上市所必须的前置程序,比如说券商辅导、上市材料的制作,公司方面也明确表示根本就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动作,可见所谓的“近期上市”只是中介行骗的一个幌子。 说起目前上海有中介挂牌出售桑夏股权的事,杨经理说: “不知道上海的中介是怎么跟你们说的。前阵中央台有报道上海中介的事情,骗得挺厉害的。你们投资的话自己要谨慎考虑。” 《上海国资》旋即致电给陈芳的中介公司东瀚产权经纪有限公司,令人蹊跷的是该公司现在已经更名为“瑞天产权经纪有限公司”这似乎也证实了业内一直盛传的“中介公司每推荐一家非上市公司股票后都会换一个招牌”。 接电话的叶小姐很谨慎的告诉记者,“目前没有其他公司的股权挂牌出售。”当问起桑夏高科的情况,叶小姐又开始口吐莲花: “其实桑夏真的很好。没有分红是因为资金都投入搞研发了。至于上市,前段时间一直没有新股上市,政府对民营企业也没有照顾。不过,去年深圳市政府拨了1个亿,辅助深圳的民营科技企业上市。” 如果不是桑夏高科的财务部杨经理早已坦言“公司目前没有上市计划”,记者对上面这番不着边际的话只怕也会信以为真了。 在《上海国资》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另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上,类似陈芳这样的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票持有人,几乎没有任何渠道得悉公司的经营业绩,而这正是判断一家非上市公司能否“转正”的基础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