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高开低走 询价制新股落入套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15:20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 |||||||||
本报讯 记者何晓晴 报道:有迹象表明,作为“舶来品”的市场化询价制度在我国证券市场推行之后,询价制新股却依然没有走出高开低走,从爆炒到沉寂的怪圈。 从目前已上市的3只询价新股来看,其情形均是如此。其中,华电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自2月3日上市至今,从上市首日5.35元的最高价到3月23日3.10元的最低价,期间落差高达42.06%,远高于同期上证综指的波幅。而中小企业板询价第一股黔源电力(资讯 行情 论
那么,询价制新股为何还是没能走出上市后股价高开低走的怪圈呢?对此,海通证券吴一萍认为,询价机构通常在第一阶段询价时有意压低申购价格,以便预留利润空间,到第二阶段便以询价上限申购,以确保获配新股,然后获利套现,给股票造成压力。如参加询价黔源电力的39家机构中,最低的报价来自两家QFII,报价3.97元/股。而最高的报价是7.2元/股,相差接近70%,最终敲定的询价区间为5.38元~5.97元。而正如市场预期,其发行价“毫无悬念”地落在5.97元的询价区间上限上。 吴一萍还表示,在目前后市基本面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询价新股很难维持高位只能选择价值回归。她表示,中小企业板的询价个股回归的幅度将更大。此外,询价机构在3个月的锁定期过后,机构之间的博弈还将进一步加速询价股的价值回归。 新股询价制存在缺陷 海通证券马明明认为,询价制新股落入怪圈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新股询价制本身在制度设计上也存在明显缺陷。他称,目前,国际上新股询价一般采用直接询价的方法,而我国证券市场上推出的询价制却采用先初步询价、再累计投标询价的方法。而且,初步询价时不用支付任何保证金,也不必申购,完全可以“空口说白话”,这就容易造成初步询价时人为压低价格的现象,以便于在累计投标询价时能够以低价申购到新股,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新股的发行价,给市场以错误的价格信号。如华电国际初步询价确定的价格区间为2.30~2.52元,而累计投标却达到了2.52元的最高价,初步询价时人为压价的痕迹明显,这就为上市首日爆炒预留了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