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平均两天倒一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 09:30 上海青年报 | ||||||||
新华社北京电1月28日,利嘉股份总经理陈翔被捕,这使得开年以来还不到一个月内落马的上市公司高管人数蹿至11个,涉案公司达10家。如果从推倒第一张骨牌的1月12日算起,平均两天就有一个高管倒下。 股市严冬里刮起的这股“清污风暴”,因为司法机关的介入,凛冽程度明显超过以往。高管纷纷落马、公司丑闻频爆的背后,是监管部门断臂求生的悲壮努力,还是中国股市积
高管落马慢性病引发癌变 翻阅落马高管的“病历卡”,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违法犯罪事实远非一日之寒。 倒腾箱包起家的张晨在入主开开实业(600272)前,就利用关联交易套走了中深彩大量资金。2002年入主开开实业后,又通过第一大股东开开集团与上海和康、上海九豫、上海怡邦签订股份转让及托管协议,使开开实业数亿元国有资产落入个人囊中。 山东巨力(000880)的“发病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知情人士称,1998年至1999年,公司向职工集资几千万元炒股,结果巨额亏损。为解决集资压力,2003年被迫引进盛邦投资做大股东。盛邦入主后发现资金黑洞,遂向监管部门出示了证据。2004年初,证监会决定对山东巨力立案调查,最终发现了其骗取募集资金的行为。 被称为国内“珠宝第一股”的西安达尔曼(600788),自1996年上市之日起,董事长许宗林便一直利用职务之便,指使公司财务人员,伙同他人从控股的几家公司,以“货款”往来名义,先后将1000万美元、1990万元人民币存入私人账户。 市场对利嘉股份(600696)的指责和诟病,主要集中在上海多伦路改造项目资金的违规使用上。资料显示,利嘉股份在2002年就拿下了50亿元的上海多伦路改造项目。但投资者反映,过去两年利嘉股份本应投向多伦路项目的大笔资金,被暗中调往北京、南昌、福州等地投资房地产。 东北高速(600003)自1999年上市以来就闹剧不断:先是2000年董事会将管理层就地免职,两大股东水火不容;其后在有关部门的责令整改下,重新坐到一起的两大股东各行其是;有消息称,2004年初,曾任职于东北高速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出走国外,但董事长张晓光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病历透视谁在激活癌细胞 在上有监管层、内有监事会、外有独立董事的多重监督下,是谁激活了高管们贪婪的“癌细胞”,又是什么能让“带病”高管长期游离于监督者的视野之外? 国内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往往都是地方政府,高管们的背后,自然都拖着政府长长的影子:东北高速董事长张晓光,长期担任黑龙江省交通系统的领导;利嘉股份总经理陈翔曾在福建省委办公厅工作。 “人权”的政府化,必然导致“事权”的非市场化。 2002年底,山东潍城区政府发不出工资,向山东巨力借款数百万元,至今未还;巨力所在的街道办也曾借款300万元。据已公开的财务报表,山东巨力因当地修路、建公园等发生的摊派资金就达3000多万元。 制度设计缺陷使得内控机制成为“内部人的控制”。监事会成员多为公司职工,下级“监督”上级,监事会自然就成了“橡皮图章”。独立董事因为需要控股股东提名聘任,为流通股东谋利益者很难获得“青睐”,其为“花瓶”命运在所难免。政府任命高管、高管任命监督者、监督者监督高管,最后形成“狗咬尾巴”式的怪圈。 违规成本太低,司法滞后不力。黄宏生挪用资金,香港廉政公署予以拘捕。而内地违规犯法的高管们,多数以谴责罚款了事。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被证监会正式作出处罚决定或由公安机关立案的,涉及上市公司31家、高管200名。其中,触犯刑法的仅20人,其余180人受到包括警告、市场禁入或3万元至50万元的罚款。难怪有学者称,过低的违规成本和高额的违规回报,“激发”违规者前赴后继、铤而走险,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强化监管决不“养痈遗患” 接连刮起的监管风暴,让严冬的股市更显萧瑟和惶恐:股价接连穿底、股市持续阴跌;有人选择用“脚”投票,有人担心股市崩盘;甚至有调查机构说,四成投资者借降税之机出逃。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周到认为,不能低估投资者的学习能力和市场的纠错机制。市场也许在短期内会错误解读,但它会很快发现,强化监管是绝对的好事。如果让违法违规者继续逍遥法外,最终受损的还是广大投资者。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部经理吴淑琨说,市场开年就刮“清污风暴”,一是距离证券业对外资开放时间越来越近,国内金融机构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二是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等诸多体制性问题面临突破,这些改革需要一个平台,而这个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资本市场的身上;三是我国资本市场正面临结构性矛盾突破和制度性变革阶段,必须解决以上问题,给市场一个明确预期。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师左小蕾认为,清理、整顿、强化监管是推进我国资本市场规范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第一步。要走好这一步,就必须先得把市场打扫干净。出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问题,后续的处罚及改进措施跟不上。尽管目前市道低迷,但如果公司治理的隐患不解决、不整治,等到大盘转好的时候,这些问题再暴露的杀伤力就会成倍放大。 新生风险频繁暴发,固然让人悚然起惊;乱而后治的美好明天,更值得寄予厚望。业内人士预测,今年股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绩差股、问题股将继续加快下跌。违规公司的投资者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甚至血本无归,这是市场完善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