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新股发行施行询价制 > 正文
 

询价制难挡圈钱诱惑 证券市场处于高危阶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3日 11:41 中国经营报

  作者:乾丰

  以ST啤酒花(资讯 行情 论坛)、ST达尔曼(资讯 行情 论坛)高管外逃为始,以伊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四川长虹(资讯 行情 论坛)的丑闻揭露为续,及至山东巨力(资讯 行情 论坛)、东北高速(资讯 行情 论坛)、浙江东方(资讯 行情 论坛)、东方创业(资讯 行情 论坛)、开开实业(资讯 行情 论坛)等五家公司的六位高管在短时间内纷纷落马,正如市场
人士对目前状况的判断:证券市场目前正处在系统风险的集中爆发阶段。人们正在怀疑一切,这应该是市场屡跌不止的最好注脚。而股市的泡沫根源显然在新股发行。

  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新股发行的方式几经改革,从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继而是通道制、保荐制,今年又在新股发行的定价阶段引入了询价制。虽然制度名称一再改变,然而由于改革没有触及到制度的根本,所以这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无法摆脱腐败的烙印。

  中国证券市场是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所以最初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掌握着发行审批的权力。此间,新股发行实行“额度管理”。其主要做法是,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先确定总额度,然后根据各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行业的需要进行分配,再由省级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来选择可以发行股票的企业(主要是国企)。额度管理是指令性计划为特点的“审批制”。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地方及一些部委在股票发行上拥有很大权力。因而出现了一些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创造上市机会,从中收受贿赂的丑陋现象。康赛集团上市丑闻,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1998年2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后,证券发行的审批权开始完全收归中央,证监会发行部权倾一时。而其间发生的“红光虚假上市案”,则使证监会的审批权在业内受到广泛质疑和批评,并引发了1999年的发审制度改革。

  此番改革的成果是成立了一个发行审核委员会(简称发审委)。发审委由证监会、交易所、学者等多名人员组成,目的在于分化1999年以前的发审权力集中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改革中,“审批制”已经被“审核制”所替代,实现了“从计划分配制向委员会举手的形式上的突破”。 制度虽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依然有通海高科公然造假的事情发生,即便是后来出现的保荐人制度也无法杜绝类似于江苏琼花(资讯 行情 论坛)事件的发生。

  而随着王小石的被捕,一些一直隐藏在股市的“潜规则”也渐渐浮出水面。

  新股发行方式的演变过程及其效果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四点:其一,离开股市结构改革的任何改革都无法根除上市环节中的泡沫,所以询价制只能是局部治标根本不可能治本;其二,垄断是腐败的温床,新股发行的改革要义应是最大程度地消除腐败和垄断,所以未来的新股改革方向应该是注册制;其三,股市历经14年畸形运行,积累了大量风险,目前只不过是隐性风险正在显性化;其四,只改革发行制度,不严肃监管和提高造假者的违规成本,根本无益于改善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证券市场需要的是系统性改革而非单兵突进。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询价制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