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怀掌控伊利股权已达30% 未来归属值得关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 11:54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 |||||||||
通过不同的途径,郑俊怀可能控制了约30%伊利的股权,如今郑出局,其掌握的这部分股权的归属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间 本刊记者 赵燕凌/文 个别高管的个人行为
伊利危机爆发后,投资者纷纷涌向呼和浩特,他们不像一般人理解的那样,为自己的投资“失误”扼腕顿足,而是欲发现危中之机。除了伊利的几家重仓机构外,更多的是尚未建仓的机构投资者。 他们首先想了解郑俊怀有无更多未败露的问题、伊利还有没有更多“地雷”。主持伊利董事会日常工作的副董事长李云卿一再表示,伊利事件是“纯属个别高管的个人行为,公司生产经营等一切正常”。 “从公开信息看,大家怀疑郑俊怀他们在做MBO及在这一过程中有更多牟利行为,即便是真的,他们是用自己掌控的其他公司在运作,和伊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没有关系。郑俊怀的问题和伊利已经成了‘两张皮’,资金都是在伊利体外循环。我们更关注伊利目前的业绩是否真实,今后会如何发展。”一位机构代表说。 在投资者见面会上,投资者问潘刚:200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伊利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以上,这个数字是否真实。 潘刚坚定地回答,该数字真实无误。 “当着那么多投资者,潘刚那样坚定,说业绩没有水分,我们为什么不相信他?我们甚至认为伊利可能隐藏了部分利润,因为2003年金信信托收购国有股,人们怀疑是郑借道MBO,如果真是这样,为了降低收购成本,伊利也许会隐藏利润,等收购完成后,再释放利润,进行分红或分配。”一位投资者说。 有部分投资者甚至认为,郑俊怀等被刑拘,将伊利治理问题彻底拎出水面,而且还会将他们向相关的公司输送利润等问题暴露出来,但这起与隐性MBO相关的涉嫌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风波对伊利而言实际上并非坏事,因为问题的暴露及解决将结束公司高层的人事斗争,使公司将精力集中于经营管理,同时也可消除违规高管的个人利益输送对上市公司利益的侵蚀。 郑俊怀控股权归属悬疑 2004年12月25日,《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接到北京某投资机构的电话:“伊利情况怎么样?我们想收购郑俊怀控制的那些股权。” 其实,现在伊利的股权结构的确存在股权收购的可能。伊利“独董风波”时,就有机构告诉《证券市场周刊》,说蒙牛或许会收购伊利股权。就伊利股份的股权结构,蒙牛或者其他企业收购伊利随时都有可能。伊利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是14.33%,而流通股比例为66%,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超过总股本的15%,也就是说,伊利股权的话语权很大一部分掌握在流通股股东手中,收购方随时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交易,购得足够股份就可以进入伊利的大股东行列。所以,伊利在股权收购中非常被动,可能出现暗中收购或者幕后收购。 而现在,郑俊怀等被抓,其控制的股权自然进入收购者的视线。 资料显示,伊利股份的总股本3.9126亿股,流通股2.577亿股。该公司前十大股东中,金信信托持有14.33%;呼和浩特启元投资公司持4.38%;华宝信托持3.86%;博时基金持3.3%;华世商贸持2.16%;建行信托包头营业部持1.94%;内蒙古财信实业持1.85%。 据公开信息,启元投资公司是伊利股份高管持股的公司;华世商贸是伊利部分高管亲信控制的公司,虽然后来其股权已经转让,但没有证据证明受让人和伊利没有关联;金信信托收购伊利股份国有股,市场判断是伊利曲线MBO,假设该判断成立,那么,博时基金属于金信信托旗下公司,应该和金信信托步调一致;内蒙古财信实业和伊利是否有一定关联还不清晰。假设上述企业都直接或间接被伊利股份控制,伊利股份可控制的股份达29.85%。加上此前媒体报道,说上海两家和郑俊怀、杨桂琴有关联的企业持有伊利股份约600万法人股,这样计算,郑俊怀可能控制了约30%的股份,约1亿股。 如今郑出局,其掌握的这部分股权归属留下很多想象空间。 29日,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因案件查办需要,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冻结了金信信托、华世商贸持有的全部伊利股权。冻结期限至2005年12月24日。检察院查案为什么一定要冻结股权?这是不是当地政府重新调整伊利股权结构的前奏 伊利蒙牛的后续故事 最近,伊利经营层和政府官员被一遍遍问:蒙牛会收购伊利吗?伊利副董事长李云卿、总裁潘刚均表示,政府没有这样的打算,两家并存,相互竞争对企业发展和消费者都有好处。 但蒙牛收购伊利在战略上有没有可能呢? 据了解,目前伊利总资产41亿元,净资产19亿元,有近100多万吨的产能。截至目前,伊利集团先后为奶源基地建设累计投入8亿多元。1999年以来,先后投资8个多亿,启动乳业技术改造工程:投资2.6亿元建超高温灭菌奶生产基地;投资1.5亿元在黑龙江杜尔伯特县新建高档奶粉生产基地。 而且,已经在A股市场上市的伊利还有很强的融资功能。1996年1月,伊利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715万股,募集资金1亿元;1997年和1998年先后实施了二次配股,共募集资金4.35亿元;2002年公司增发新股,募集资金8亿元。通过首发及再融资,公司从市场共募集资金13.35亿元。 一位乳品行业资深研究人士分析:蒙牛如果收购伊利,不仅产能膨胀,而且拥有两个融资平台,收购后,很可能取得乳品,尤其是液态奶市场定价权。 一个企业如果一旦取得市场定价权,就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而定价权的取得最重要的指标是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 该研究人士说,目前乳品行业中,伊利、蒙牛、光明都是一线品牌,只要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份额,就可能掌握市场定价权,而蒙牛最有机会的是通过收购,掌握液态奶市场定价权。因为,伊利、蒙牛是高端液态奶的直接竞争对手,各自占有的市场份额也是行业内最大的。根据AC尼尔森的统计,截止到2004年1月31日,按销售额计算,伊利、蒙牛、光明三家中国内地最大的三家液态奶生产商合共占市场份额的51.1%,其中,伊利的液态奶市场占有率为18%,位居第一。按销量计算,蒙牛液态奶占市场份额的20.6%,居行业第一。如果蒙牛通过收购,两家合并,那么,蒙牛在液态奶市场就必然占据主动。合并后,两家目前耗费的竞争成本将大大降低,在伊利液态奶中,80%—90%的销售额来自利乐包,蒙牛液态奶80%—90%的销售额来自利乐枕。这两个产品主要生产设备都由同一家公司提供,工艺上几乎没有差距,就靠营销手段,因此,两个产品这两年在市场上打的你死我活。价格战吞噬掉两个产品的很大一部分利润。“如果蒙牛收购伊利,蒙牛至少有几点好处:经营两大一线品牌、发生在两家之间针锋相对的血腥价格战结束,利润回吐,可能还会拥有部分产品的市场定价权。 在奶源、宣传等方面的竞争成本也会降低。”上述研究人士说。 据了解,在内蒙古、黑龙江,奶源争夺主要是伊利、蒙牛。据蒙牛香港上市公司的有关资料显示,奶源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逐年上升: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别是30.5%、37.1%、40.1%。 乳品销售人士也指出,蒙牛由于是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发展模式,来不及建自己的销售网络,所以其销售一直延续代理制。其实,代理制有不少弊端,将大量利润要“喂”给代理商,销售成本高。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要建设自己的销售网络。而伊利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如果蒙牛收购伊利,就可以利用伊利的网络进行销售。 据了解,蒙牛销售及经销费用由2002年的2.763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6.3亿元,增幅为128%,同期广告费用也由1.315亿元增至2.875亿元。 而且,目前,蒙牛有产能投资扩张的需求,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占蒙牛销售额17.8%的产品是靠委托生产商来生产的。同时,据官方预计,中国乳制品行业生产量2005年到2015年间的复合增长率将保持6.9%的增幅。2004和2005年液态奶城市消费市场的潜力将被进一步挖掘,液态奶产销量将继续保持30%的增长速度。 “中国乳品市场还没有完全开发,竞争还不到最残酷的时候,如果现在蒙牛把最强大的对手伊利收购了,就意味着把未来的价格竞争部分化解,最起码在高端液态奶领域将掌握市场定价权,保持较高利润率。”上述乳品销售人士说。 伊利的一位人士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过去两家是恶性竞争,郑俊怀和牛根生存在个人恩怨,郑也曾表示“宁肯亏损也要把蒙牛打垮”,使两家都遭受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蒙牛可能愿意收购伊利,以降低发展成本。但现在不同了,郑俊怀被抓,伊利和蒙牛的恩怨也随之慢慢消解,而且,牛根生当初在伊利冷饮事业部任总经理时,潘刚是该事业部生产部部长。以后,伊利和蒙牛的关系有可能从恶性竞争向良性竞争方向发展。即便出现了什么问题,牛根生和潘刚或许能坐在一起,共同协调两家的关系,这在郑俊怀时代是无法做到的。 如果蒙牛能够收购伊利,对蒙牛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对于乳业并不十分发达的中国市场来说,竞争是最好的发展模式,过早进入一家企业相对垄断局面,无论是对产业发展、对消费者、对社会都没有什么好处。有关人士认为,如果金信信托等持有的股权确有问题,应由政府暂行购回,待公司生产、经营走上正轨后,再择机转让才是上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