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投资缘何屡成财务黑洞 应提前规避投资风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 06:19 北京青年报 | ||||||||||
长虹1.8亿国债委托资金销声匿迹 国债一向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安全的投资避风港,也是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香饽饽”,但一到公司财务账面上,国债却屡屡充当制造财务黑洞的罪魁祸首。近期麻烦缠身的四川
遭遇问题券商 因为出现了高达30个亿的财务窟窿,昔日龙头四川长虹再度上演了神话破灭的悲剧,在这场悲剧中,1.8亿的国债投资预亏则是刚刚暴露出来的黑洞。公司近日发布的2004年度预亏提示性公告显示,截至2004年12月25日,公司在南方证券的委托国债投资余额为1.828亿元。但由于南方证券处于行政接管期,有关部门对南方证券债务的解决办法还没有出台,公司的委托国债投资资金处于不安全状况。同时,长虹也坦言,由于南方证券目前债务巨大,已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状况。鉴于证券市场长期低迷以及证券行业的不景气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收回委托国债投资资金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显然,长虹的国债投资是选错了婆家,将资金委托给了“自身难保”的问题券商,再稳妥的投资方式一旦到了不靠谱的投资人手中也就变了质,在濒临破产的问题券商陷阱中,上市公司的国债投资不仅没了收益,连本金回收都遥遥无期。当然这样的倒霉蛋不止长虹一家,在闽发证券、汉唐证券以及德隆系旗下券商等7家被接管后,接二连三就冒出要求偿还国债投资的公司公告,仅仅是闽发证券的国债黑洞,就牵连了中国人寿等近10家上市公司。 本金回收遥遥无期 尽管都是交友不慎地选错了委托方,但这些上市公司面临的投资亏损和回收风险则不尽相同,一种是券商做赔了,即投资策略不当,选择了较差的国债品种,结果令公司的资金出现亏损,但这种亏损的幅度很小,毕竟国债投资的本质是低风险性和高安全性的,即使买了最差的国债品种,一年的亏损也就在5%左右,账面上根本不会出现巨额亏损。而另一种结果的风险就明显加大,即券商擅自挪用国债进行回购质押,而这部分资金的操作风险就无法预知了,在已经遭遇接管的7家问题券商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债回购黑洞,一旦陷入这个黑洞很可能就血本无归。 更让上市公司尴尬的是,如何处理接管券商的债务问题至今尚无明确说法,而如何处置委托理财所产生的债务更需要耐心等待。以南方证券的债务处理为例,据报道,南方的资金窟窿可能超过100亿,按照前不久出台的个人债权收购规定,首先将处理所有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资产问题,再进行清算核定,处理机构投资者的债务债权问题,但这里所指的是在南方证券开户投资者的债权,至于委托理财的部分如何定性如何清算都是未知数,所以,长虹的1.8亿国债委托资金销声匿迹后,是赔是赚还是被挪用回购尚无明确说法,更谈不上何时能回收资金了。 国债为幌子抽逃资金 但伊利的国债投资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故事。尽管伊利把将近3个亿的国债投资委托给了闽发证券,但这部分资金没有真正投到国债市场,也没有被闽发擅自挪用,而是神秘失踪,目前的说法是可能转移到公司高层个人手中,去曲线MBO收购伊利的股权。所以,当伊利独立董事质疑公司国债投资亏损时,董事长郑俊怀才会勃然大怒,以至于最终将这位独董扫地出门。郑俊怀害怕的并不是几千万的亏损,也不是遭遇问题券商的投资风险,而是隐藏在国债背后的真相。 显然,这里的国债投资成为了上市公司违法的幌子,打着国债投资的旗号抽套出了巨额资金,但用途却不可告人,或者是中饱私囊,或者是违规投资,等到揭开国债投资的黑幕,往往就冒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巨额亏损,而投资者从信息披露中却永远找不到资金的真正用途。 一些专家分析,拿国债投资当幌子抽逃资金比较容易,因为在委托理财里国债投资最稳健,也就最容易得到董事会以及股东大会的通过,也很容易蒙蔽投资者的眼睛。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险,国债投资的特性却让不法者钻了空子,以至于国债投资的亏损越来越大。 提前规避投资风险 当然,不幸遭遇问题券商的倒霉蛋毕竟是少数,而像伊利这样的大胆妄为者也没有普遍性,大多数上市公司还是看中了国债投资的稳定收益,希望能踏踏实实赚点小钱。但最终还是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为避免在委托理财过程中出现纠纷和风险,专家提醒企业,首先是与受托方签署规范的委托理财协议,避免私下协议或者隐性条款。其次,要制定合理的利润收益,不要盲目追求过高的回报预期。此外,协议要明确规定,未经允许受托方不得进行国债回购,以提前规避风险。 作者:王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