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风云人物抒写股市华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 09:40 南方日报 | ||||||||
尚福林 “无为”变“有为” 入选理由 2004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最卓有成效的一年,新股询价制度、国九条的落实等背后都有着尚福林忙碌的身影,可以讲,尚福林功不可没。
点评 尚福林主政中国证券市场伊始,市场对尚福林的履新抱有很大的希望,然而市场一度失望。不过,随着今年国九条意见出台之后,尚福林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媒体的报道中。2004年我们有幸看到了一系列证券市场基本制度的建设,其中新股询价制度、券商的融资政策的变化、基金发行创历史纪录、保险资金的入市、企业年金的入市等等,诸多新政的背后都凝聚着以尚福林为代表的监管部门的心血。也正由于此,业内不少研究机构针对2004年的制度建设得出了2005年较为乐观的预期。可以讲,在尚福林的积极活动下,积极股市政策正在形成。如此看出,如果说2003年的“无为”是调查研究的话,那么,2004年的“有为”则意味着调查研究结论已开花结果。 周小川 对接货币资本市场的使者 入选理由 作为前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以及现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对证券市场的资金缺乏有着深刻的理解,为此,在今年内,与证监会一起出台了诸多连接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政策,对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作出了巨大努力。 点评 可能正因为担任过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明白当前证券市场最需要什么。因此,在今年落实国九条意见中,央行出台了一系列连接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通道的政策。较为知名的莫过于重开券商的股票质押贷款。同时,在今年内央行为货币市场基金的发行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不可否认的是,央行在今年内为宏观调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走势,比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上调人民币利率等,均给A股市场的走势带来了波动。 李荣融 平衡流通股与国有股权利益 入选理由 证券市场融资需求最为强烈的莫过于国有企业,身为有着国有企业“总管”之称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自然备受市场关注,一言一行影响着A股市场走势。 点评 身为国资委主任的李荣融,他的职责就是要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保值增值的途径有很多,证券市场的上市融资无疑是主要途径之一。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的直接融资需要持续稳定的二级市场走势配合。而在先前,李荣融对二级市场走势可能并不甚关心,因为不时出现国有股减持中要全体股东一视同仁的言论,股指会闻声下跌,一跌,国有企业的融资节奏就得放慢,如此反复,可能也就明白了国有股东与流通股东在某些阶段、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诉求。因此,2004年李荣融对证券市场的关心度明显提升,在不同场合声称,证券市场需要稳定,在相关政策的取向上也逐渐能够与市场保持一致,引起了市场的积极反应。这其实也是促使“9.14”行情得以启动的原因之一。 高良玉 400亿元基金公司的掌门人 入选理由 中国最大基金公司的掌门人,首度利用明星效应进行基金发行的人。 点评 作为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高良玉被外界公认为低调而务实的人。11月8日南方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430亿元,成为我国首家管理资产规模过400亿元的基金管理公司。 对于国内基金最为头痛的发行问题,高良玉的观点令人感慨万千。这位年轻的南方基金掌门人的基金销售套路,也令严肃的证券界感觉老气横秋。8月28日,南方基金主办了王菲北京“菲比寻常”演唱会,这次活动以“南方基金之夜”命名,现场6万个座位座无虚席,气氛十分狂热。同时,高良玉掌管的南方基金公司业务水平同样不俗。作为第一家为QFII提供基金投资咨询服务的基金管理公司,其业务水平已经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同。 同样有趣的是,证监会出身的高良玉在证券业内似乎并不是广为人知。低调与高效的紧密结合,在业内广为称道。 郑俊怀 天堂地狱一线间 入选理由 伊利风波的核心人物,2004年年底与其他四位伊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高管同时被拘,引发中国证券市场强烈震撼。 点评 12月17日,郑俊怀等五名高管因涉嫌挪用巨额资金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尽管各方对于郑俊怀挪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数额尚有分歧,但挪用之罪的定性基本成为共识。必须看到,通过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来完成管理层收购———显然也在打一个擦边球,如果成功,就到了天堂;如果失败,就要进地狱。而天堂与地狱之间的距离,对于这些国企管理者而言,似乎只有一线之隔。 事实上,目前并无一个绝对公平的解决方法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合理、合法的疏导,因为,现行的国企激励机制是不够的,而部分企业高层,比如张瑞敏、柳传志、倪润峰等等,他们还真就是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得到的与他们实际的价值之间,存在明显距离。如何完善国企高管激励机制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国企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朗咸平 最“勇敢”的经济学家 入选理由 无论比论文还是比作秀能力,郎咸平都远远超过国内绝大部分经济学家。在今年,他又挑起了经济学界最激烈的论战。 点评 2004年证券市场臭名昭著的德隆系轰然倒塌,这时人们想起了数年前就一直勇敢质疑德隆的经济学家朗咸平。今年的焦点在于朗咸平对科龙老总顾雏军开火,顺便还将TCL总裁李东升、海尔老总张瑞敏捎带进去,向经济学界、企业界抛出一刻炸弹。 关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在国内财经界炒得沸沸扬扬,有网民支持郎的说法,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人士不支持郎的说法。其中,反对的声音有学术界的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张维迎,还有业界的企业家如科龙老总顾雏军、TCL总裁李东升等等。双方唇枪舌剑,点燃了对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导火索。朗咸平将问题提出比其对问题下结论的意义更大,由此引发的思考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对于国有体制如何完善具有深远的意义。 黄光裕 105亿不够花 入选理由 中国富豪榜新科状元,国内著名零售连锁企业国美的掌舵人,业内有价格屠夫之称,2004年完成在香港的借壳上市。 点评 在一期央视“对话”节目中,主持人问在场所有人:如果拥有105亿元,你将如何花?在场嘉宾回答各异,核心对话人黄光裕的回答令在场所有人大吃一惊:105亿不够花。在他看来,即使全部是现金,在国际上来讲也算是一个小数目,实际上就是13亿美元而已。 理性分析这样的回答,其中含义包括:第一,黄光裕的目标远远不是105亿元,其还有更高的人生财富追求;第二,不够花听起来很随意,与105亿元结合起来,更是给人以强烈的张扬之感。是2004年志得意满之后的快意使然,还是立身富豪榜首位后“一览众山小”的傲气使然?如果是这样,我们担心这位新科状元的财富之路可能并不平坦。 唐万里 “大而不死”还是死 入选理由 唐万里领导的德隆集团当年是何等的风光,但庞大的资本战车终于在2004年轰然倒塌,德隆“三剑客”的湘火炬(资讯 行情 论坛)、新疆屯河、合金投资(资讯 行情 论坛)持续跌停,一时成为市场“风景”。 点评 据称,一旦大人物到了一定地位之后,即便他不做,也有一股无形力量在推动着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唐万里也是如此。据媒体报道,早在2000年时,唐万里就有兑现“三剑客”的意愿,但奈何诸多利益群体绑在一起,怎能让其下车,迫不得已,只得硬着头皮顶。今年4月份,德隆终于支撑不住,庞大身躯轰然倒下,A股市场引发了一场地震。 不过,唐万里毕竟是干过大事的人,他没有像诚成文化的刘波之流搞人间蒸发,而是主动与相关部门合作,处理德隆事件留下的后遗症。而且由于德隆系在起家之初就以产业立身,因此,还留下了产业基础。就此两点而言,唐万里仍然算是个“人物”。 王小石 敏感阶段造就敏感事件 入选理由 王小石在北京城中不过是个芝麻大的官,但由于当时正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及市场的低迷,所以王小石成了市场发泄不满的泄愤口,王小石也不再是个人案件,而成为了事件。 点评 如果王小石不在发审委,那么,王小石被检查机关带走也就是一件普通事件;如果王小石不是证监会工作人员,而是妇联或者什么其它部门的副处长,那么,也不会成为事件的焦点。更何况,比王小石官位大得多的高管们还经常出事呢?副处长在目前“出位”的官员数目中,简直不值得一提。看来并不是王小石造就了新闻,而是敏感部门敏感位置造就了新闻。 其实,新股发行改革并不会因为王小石事件而停止,新股询价制度也不会因为其而改变,发审委更不会因为王小石事件而停止工作。既如此,我们又何必为一普通人在不普通岗位上犯的事而去大惊小怪的呢? 侯为贵 QFII最认同的境内企业家 入选理由 2004年,其领导的中兴通信完成了中国证券市场首例“A to H ”。美国《商业周刊》盛赞中兴通讯(资讯 行情 论坛) 为“全球成长最快的电信设备企业”。 点评 2004年,侯为贵在中兴通讯史上写下了几笔浓抹重彩:广为关注的H股发行终于在2004年最后的一个月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兴通信的“A to H ”的成功被国内证券界人士高度评价;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兴通讯 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服务于奥运会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推出了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3G手机;发布了第一个由中国人提出的全球性数字集群标准———GoTa,开创中国通信企业向国际知名厂商进行专利授权的先河。 此外,侯为贵领导的中兴通信还是QFII最为钟情的股票,年末QFII在中兴通信A股上的持股市值高达11亿元左右。按照QFII人士陈昌华的说法,对于一家公司的估值,公司高管人员占的比重应在3成左右。这表明,QFII看重的不仅是中兴通信公司本身,更是对侯为贵本人的高度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