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心意已决 投资者对高危券商应保持高警觉(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 11:18 和讯网-红周刊 | ||||||||
“垃圾债券”可能导致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像这样发文件、搞运动似的金融创新活动怕是百年难遇。宽松优惠的发债政策,极有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券商进行债权融资可能难度更大而不是比以前更容易。 云电财金 唐 智 这些天,一定有不少同志在心里说,做券商,真爽!可不,管理层修改了《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取消最高期限,取消“最近一年盈利”的要求,连利率都不受管制了,那咱就玩儿年利率100%。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怕借不到钱? 说实话,我还真担心被如此精心呵护的券商们借不到钱。以这样低的门槛发金融债,在世界范围内也可谓宽松和罕见,如今出自金融管制甚严的中国实在有惊人之感。这种债券国外也有,据说有个别名叫“垃圾债券”,而且主要由普通企业发行,金融企业内并不多见(因为需要较为苛刻的申请与审批程序),像这样发文件、搞运动似的金融创新活动怕是百年难遇。垃圾嘛,其内涵不言自明,虽然垃圾中也可能偶藏黄金,但那毕竟属于小概率事件。我想,从目前中国人民的普遍心态来看,应该没多少人(或机构)愿意拿大把的银子去玩儿这种“垃圾还是黄金”的游戏。宽松优惠的发债政策,极有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券商进行债权融资可能难度更大而不是比以前更容易。另外,高利率、无担保的债务,诱发道德风险也就顺理成章,不还钱成了理性的选择,这只会加速让银子变成垃圾,而不是黄金。如此下去,这救命的药方可能会成为数年后由券商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之根源。再多说一句,中国券商的根本问题绝对不是资金问题,而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控机制与科学管理问题。 这市场的确已病入膏肓,因此决策层才采取救命为主、兼顾治病的方针。但我们总觉得目前有病急乱投医之嫌。一说落实“国九条”,几乎上下一致地认为就是解决资金问题。其实,股票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实质是价值决定论,而非供需决定论,1万多亿的股市流通市值与超过10万亿元的银行储蓄相比,已明白无误地显示并非存在供需失衡问题。 换句话说,在目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若指数不是1300点而是800点,我想不用出台什么优惠政策,社会资金一定会自动流入证券市场。然而,要使指数落到800点而又不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这样两全其美的景象呈现,其实并不需要多高的智慧,需要的是胆识。尚主席在9月份已经对此问题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让A股市场变成含权股。不过市场希望的是 这个“权”要有足够的含金量,而非“假含权,真抢钱。”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