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上市最大赢家来自海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1日 17:28 《商务周刊》杂志 | |||||||||
平安的持股自然人现在被一些媒体评价为平安上市中的“最大赢家”,但采访中许多采访对象认为,那不过还只是“纸面上的财富”,如何兑现还需要一个过程,“即使实现也最多是一次饱餐”。他们认为,真正的赢家是那些怀着远大愿景的战略家,比如平安目前的第一大股东——汇丰集团。 汇丰集团是一家全球性老牌金融企业,在8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7000个办事处,目前牢牢占据全球第二大银行的位置。截止到2003年年底,其市值从10年前的700多亿港元巨增至10000多亿港元,资本充足率为10.7%。 这家拥有139年历史的国际金融巨头,短短4年间,在中国内地已经拥有了10家分行。2003年的利润达到3.247亿元人民币,与2002年相比,增长率高达108%,总资产也从2002年的191亿元增长到322亿元。到目前为止,汇丰在内地投资高达500亿人民币人民币,影响的资产达6600亿元。对此,汇丰控股2003年年报直露胸臆,“中国大陆是集团关键的长期增长领域”。 汇丰言出必行。2001年12月,汇丰银行斥资5.17亿人民币收购上海银行8%的股权;2002年10月,斥资46.8亿港元入股平安保险,2004年6月,再度出手12亿左右港元成为平安第一大股东;2004年4月,汇丰通过自己控股的恒生银行,以17.26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兴业银行15.98%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近日记者得到可靠消息,汇丰将掏出20亿美元、折合160多亿元人民币,以每股2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中国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19.9%的股权……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王元龙评价说:“谁也没有想到,汇丰在中国的业务短短4年时间竟扩展到如此规模,这是值得中国金融业高度重视的。”这位对国际金融非常熟悉的研究者清楚,在汇丰建立其百年基业中,收购财技的反复使用是其成功的主要手段,而两年来完全浸淫在汇丰中国战略中的平安,驶上汇丰的轨道似乎也有些别无选择的味道了。 平安和汇丰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平安集团财会部门一位老资格经理告诉记者,“介绍人是香港新世界。” 1990年代以来,郑裕彤财团通过旗舰企业新世界发展开始大举进军内地的房地产市场,并成为北京、武汉、天津和沈阳等城市的房地产战略发展商,为此,需要筹集庞大的资金进行投资,因此新世界找到了汇丰,汇丰经过大量调查后竟然知难而进接了单,制定了一项长达4年的融资计划,分别在1995年、1997年和1999年,通过私募、发行可转换债券和上市三种方式,为香港新世界集团成功融资超过14亿美元。 “1999年年底就在新世界中地上市后最风光的时候,郑裕彤走访了当时资金和市场都遇到困难的平安。平安高层在这次会见中听到了这个故事,一致对汇丰的财技佩服不已,记得一位对上市非常热切的副总当场表示,希望能够尽快接触汇丰。”这位财会经理说,随后的两年,他参与了与汇丰中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的业务上的广泛交流和走访。 他提供了一份当时的交流成果——对平安保险进行的评估报告。其中汇丰对平安的偿付能力、代理人管理、核保、风险管理、投资管理、公司架构等11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检讨。 经过近两年的现场调研和近距离接触,“汇丰开始提出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平安,并且答应帮助平安处理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最终在合适的时间辅助平安海外上市”,这位财会经理参与了其中的大部分工作。 对此,作为平安保险董事长兼CEO的马明哲态度非常积极,在随后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他用恭谦的语气说:“我最近给汇丰集团主席写了封信,告诉他,汇丰参股平安,我觉得我们学到了几样东西。第一就是绝对的标准,像汇丰那样3000多个机构执行同样的事情;第二就是公司效率。我说我希望5-10年,我们实现这个目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商务周刊》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