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股市治理建言献策者,需要跳出自有利益之限,监管者也应拿出应有的定力。
离漓
近期围绕IPO发行,市场各方人士纷纷发声。这些声音中有批评,有支持,更有跟风指责。而这两周IPO数量和金额的趋缓也被部分人士解读为监管政策的妥协。
事实上,这是值得市场所有参与者思考的问题:股市的监管政策到底要不要妥协?向谁妥协?
观察最近的两个政策变动时间点股市走向可见,市场对政策反应不一。
5月27日,证监会出台封堵上市公司股东套利空间的减持新规,客观来讲,减持空间的封堵,对散户及整个二级市场确实是非常有利的政策变化。但市场对此反应并不明显。端午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5月31日,沪指收报3117.48点,上涨0.24%;深成指收盘微涨0.06%;创业板指报1763.73点,微涨0.23%。之后几个交易日,几大股指更是一改前几个交易日回弹走向,转而下行。
另一个时间点是上周——这也是IPO发行放缓消息传至市场后的首周,沪指从3100点附近涨到3150点附近,周涨幅1.6%。当然,指数的连续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投资者无疑会强化IPO发行速度和股市涨跌之间的联系。
这种“被强化的联系”并非我们所乐见。
客观来说,证监会近一年的监管思路也算“对症下药”。
截至2017年4月底,中国境内上市公司共3223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3123家。股票总发行股本5万7千多亿股,流通股本4万9千多亿股。股票总市值近53万亿元,流通市值41万亿元。平均静态市盈率,沪市18.67,深市52.30。
刘士余上任证监会主席后,股市监管新政频出。如果说是银监会掀起目前的金融严监管,那么证监会的严监管已成为常态。
向前追溯可以看到,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此轮主动施政,开始于2016年冬季IPO的加速。
2016年下半年,上证指数在3000点以上企稳,证监会开始加快IPO发行速度。7月到10月证监会每月核发IPO批文26至28家,与上半年相比核发速度明显增加。而11月共有52家企业获得IPO批文,总数接近上半年前五月总数。2017年上半年,平均每周发行10家。
自从用上IPO常态化加速的办法,市场出现分化。过去做二级能轻易获得收益,变得不再那么容易。一级半市场的定增,并购套利空间也被封堵。但做一级的有了退出渠道。而监管层显然看得清,把赚钱机会从二级转移给一级更加靠谱。这里面的逻辑是,一级市场的投资经理会非常严格的对风险进行定价,对现金流进行计算。市场各方形成新的博弈,部分对风险质量的把控责任从监管转移到市场参与主体。
IPO加快后,监管层在2017年农历新年之后,也对一级半和二级市场多种乱象频频出手。
先是3月底对创业板定增制定锁定期,封堵制度套利空间。再是4月对炒作概念股的监管导向。紧接着,监管继续扩大范围至次新股、高送转概念的炒作等不规范行为。
种种监管风向,客观上看,旨在纠正市场顽疾,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因此而造成的指数一时涨跌,应在市场可承受范围之内,大可不必制造紧张情绪。
近期,不少“专家”热衷为股市“出谋划策”,他们中有自带影响力的关键意见领袖(KOL),也有因关乎监管走向的出格言论增加了影响力后更加高调的所谓“经济学家”。
近四百年前的十七世纪中期,英国政论家、文学家约翰.弥尔顿提出“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核心意思是,真理通过各种意见、观点之间的自由辩论和竞争获得。要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社会上自由的流行。形成“观点的自由市场”,才能使大众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真理。
A股市场正在成为最具有上述“观点自由市场”特性的领域。这些参与方中,如若出于公心,本着建设良性资本市场的出发点去客观讨论政策制定,则无可厚非,因为真理越辩越明。
但如若发声者出于所在机构或所代表群体的小部分人利益的私心,则是在市场上“搅起浑水”,混淆视听。各方在对股市建言献策中,应有“社会责任论”的精神,本着对市场健康发展之公心去发声。监管部门也应明辨意见,而不是被左右。
因为,中国需要一个规范健康的资本市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梁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