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锦秋(资深经济研究工作者)
8月16日上午11点05分,大批权重股被瞬间拉至涨停板,市场“流言四起”,午后,光大证券停牌,下午14点23分发布公告称,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
本来,遇到此类事件,交易所、证监会等需要及时发声,甚至临时停牌,好让投资者知道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投资者平复心理后再正常交易,这才比较妥当。
但毕竟历史不可能改写。值得注意的是,16日下午3点01分,上证所官方微博发出重要公告:本所今日交易系统运行正常,已达成的交易将进入正常清算交收环节。笔者认为这算个正确决定。
这让人想起1995年2月23日的“327国债事件”。万国证券在收盘前八分钟(16时22分)时,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最后把价位打到147.40元。当晚十点,上交所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的无效的。笔者认为,将“327国债”异常交易取消完全正确,因为这些交易本身就是虚假的,万国证券根本没有这么多钱,而且恰巧又是在临收盘时,取消交易也不会产生太大副作用。
但是,本次光大证券产生的异常交易却始发在上午,之后还发生了无数的交易,谁也不能否定这些交易具有相当程度的真实性,想买的买进、想卖的卖出,木已成舟,将其取消反而会剥夺这部分交易者的正当权益。即使取消其中部分交易、取消当时就最好告诉他,他如果想趁高卖出,在接下来的漫长两个小时内还可以卖,收盘后再告诉他取消交易,等于剥夺他这个权利。
成熟市场也发生过类似的 “胖手指综合症”(按错键盘的现象)。2010年5月6日下午2点47分左右,美国一名交易员在卖出股票时敲错了一个字母,将Milion(百万)误打成Bilion(十亿),导致道琼斯指数突然出现千点暴跌;当天在纽交所交易的股票中,有8只股票出现交易价为零或者1美分的异常情况。纳斯达克[微博]在6日盘后宣布,交易指令在下午2点40分至3点之间执行、并且股价上下波幅较2点40分或之前最后一笔交易的报价超过60%的个股,所有这些交易将被取消。
美国股市由于没有涨跌停板,加上高频程序化交易盛行,“股票价格为零”这种只有理论上才能出现的情况,却在美国股市真实上演,对这些由于突发情况引起的极端异常交易,将其取消也是情有可原。但是,A股市场实行10%涨跌停板,有效控制了股价波动幅度,据称光大证券是自有资金(或有部分融资)买入,此次宣布这些交易正常有效,既不会产生太大副作用,而且可以确保投资者今后对股市交易真实性的持续信心、以及必须为此负责的态度。
光大证券误操作买入大量股票,同日将18.5亿元股票转化为ETF卖出,并卖空7130张股指期货合约。笔者认为,光大证券误操作买入巨量股票导致股市暴涨,在对此发布公告之前,只有它自己或其他一些主体知道暴涨原因,等于制造了信息不对称,由于光大证券是下午两点多发布公告说明情况,据称光大期货从12点55分到13点30分之间大举增加空头,那么光大证券很可能利用这个内幕信息进行了对冲操作,其他投资者或有权向光大证券提出索赔要求,索赔理由就是内幕交易受损。当然,在发布公告之后投资者的交易亏损,应该与光大证券无关。
至于是否构成股价操纵,值得怀疑的线索是,16日上午蓝筹股暴涨,有关“优先股”等利好消息也满天飞,笔者认为,释放这些消息的主体有可能借机操纵市场然后高位出逃,需要追查其中的操纵嫌疑,若操纵查实受损投资者有权向这些操纵者追偿。当然,如果光大证券与释放消息无关、且没有其他隐性投机性空头头寸,仅就目前的信息量,还不能断定其有操纵主观故意,或难构成股价操纵;但这方面需要追查,不宜漏过操纵嫌疑线索。
光大证券误操作对股市造成巨大冲击,既要相应承担投资者赔偿责任,也要受到证监会相应行政处罚。交易所和证监会只有扎牢制度篱笆,才能尽可能杜绝类似事件发生;而只有制订紧急停牌等应急机制,也才能将突发事件副作用降到最低。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