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指816掀巨浪 小小光大把A股砸大光

2013年08月17日 17:15  大众证券报 微博

  本报记者  徐海峰  艾凌羽  李宇欣  王金萍  陈刚

  中国资本市场从今必然诞生一个新的名词““8·16事件”,并将长时间在记录A股进程的文字中闪现。2013年8月16日上午11点06分左右,上证指数瞬间飙升逾100点,最高冲至2198.85点。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于同一时间急速暴涨,但是午盘之后各类指数与个股“由喜转悲”,全部打回原形。

  整个市场惊呆  预期改变

  从惊愕到亢奋,再到怀疑甚至是唾骂,周五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的情绪,都随着A股出现的罕见异动,也上演了一回过山车走势。

  股民:我们惊呆了

  “上午10:30的时候我这边停电,在11:20时候来电,打开电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股指走势是真的,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内,指数竟然上演了惊涛一幕,这种情况我只在1997年2月19日小平同志逝世的时候遇到一次。面对当时的市场走势,心里一面非常佩服‘暴力哥’的伟大,一面感觉市场芸芸众生所作的各种分析的渺小。”财经名博“江恩360”如是表达自己的难以置信。

  而江苏股民张先生则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多只权重股急拉之际,买入了一只电力股。但到了午后,随着市场渐渐认同光大“乌龙指”事件,股指也一改此前亢奋,开始持续回落,多位上午追高的股民因此损失惨重。“本来我空仓不想买股票,结果大盘这么突然由绿变红,就追了一只电力股,结果收盘浮亏超过4%。像我这样的情况应该不少吧,我们的损失由谁负责呢?”张先生愤慨道。

  一位市场人士感慨道,事件将造成两大后遗症:一是很多人从此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涨停价挂卖单,守株待兔等着乌龙事件再次上演;二是中国股市以后只要有暴涨,大家再也不会轻易跟风买入,周五跟风买入的巨亏已经给很多人带来了心理阴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抚平心理创伤。

  机构:车速过快会出事

  由于光大证券系统问题,周五A股早盘诡异暴涨,这引发了基金人士热议。

  “这次事件改变了市场短期的预期,周五大盘本应该正常调整,但这个事件改变了走势,把大盘拉起再摔下来,可能会摔的更重一点。”银帆资本投资总监李志新接受《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事情在国外也有,但周五盘中的第二波拉升是中国股市特有的情况,市场本身对政策预期较多,恰恰又逢周末,所以第一波拉升的时候大家会想可能真有利好,就出现逢低买盘,但下午光大澄清了是程序问题,市场的失落让看空情绪蔓延,游资就有出逃。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微博]也认为,“8·16”事件对量化交易乃至互联网金融都是警示。“周五的事件对量化交易敲响警钟,量化交易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亟需改进,很多激进型的快速交易创新会延后。对风起云涌的互联网金融也是警示。车速过快肯定容易出事,适度慢一些未必是坏事。”

  有观点认为,此次事件是多头集合起来对空头的一次打压,是有预谋的行为。对此,沛石资本首席执行官汪义平对记者称,他并不同意阴谋论。“这次是很可惜的错误,对犯错误的人,自己是很同情的,因为做错的人一定是亏钱的。由于市场的异动太大,也会殃及其他。这是一个发展中市场走向成熟市场必经的过程,肯定会引起很强烈的讨论,我猜这只是一个做久了之后难以避免的人为错误。”

  据悉,此次事件也使一些基金专户爆仓,甚至有基金公司在讨论要不要告光大。对此,李志新认为,这个事情可以反思几点:第一,市场目前还是有做多的思维在,否则也没有这么多追高的资金;第二,市场真的要涨的话,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套牢盘比较重,盘口比较轻;第三,券商可能在风控方面需要反思,对投资者来说,追涨的操作方式要更慎重。

  究竟是“乌龙”还是阴谋

  尽管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已被多方证实,但还是有很多市场人士对此表示怀疑。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投资与保险系副教授黄建中认为,乌龙说法存在诸多疑点。首先,程序化交易设计的是71只股票的同时涨停价吗?没必要吧,除非想操纵大盘!其次,光大在期指套利做空中大赚,存在做案动机,不会破产。再次,70亿巨资套利,那么多余钱玩这?

  东兴证券策略研究员张景东也质疑:“一、模拟、虚拟交易都有防火墙,怎么可能轻易切换?二、每个交易员都有相应的权限,这么大单的交易,恐怕广大证券的高层坐在一起也不能决策。这个单到底怎么下的。三、如此大单交易,就没有审核吗?光大可是上市的券商。 ”

  而光大期货在股指期货交割之日的巨单做空,更把这种怀疑推向高潮。中金所周五盘后持仓数据显示,光大期货席位大幅增空7023手,减多50手,看空坚定。业内人士表示,光大证券这次乌龙指不一定出现损失,因为他们知道是自己出错了,中午盘前,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卖空足够量的期指锁住亏损,甚至可以裸露风险增加净空头而现在变成盈利几个亿。

  因此,有业内人士质疑,这次权重指标股突然在同一时间集体暴涨,显然属于一种市场操纵行为。黄建中认为,这是一种明显和非常严重的市场操纵或内幕交易行为,严重损害了期指空头和现货空仓者的利益。证监会应严查此案,并将今天的相关交易作废无效!

  对此,江苏蓝海律师事务所张良柏律师认为,确实有操纵市场的嫌疑,但是要看是属于主观故意,还是无意中出现的交易错误,这个需要监管层调查后给出结论。假如最后确定是操纵市场行为,重罚是免不了的。

  张良柏介绍称,《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明确规定,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证券法》则规定得更加详细,禁止任何人操纵证券市场。此外,证监会还出台了《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列出了七条操纵市场行为。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也说明这个市场太容易被操纵了。”张良柏表示,周五同时涨停有好几十只大盘蓝筹股,平时拉涨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更别说集体涨停,还是瞬间涨停。那么在制度设计上是不是不够合理,也需要市场各方探讨,这次事件可以作为一个契机。

  实际上,有市场人士测算后认为,操纵A股市场的成本非常低,以周五的市场情况看,操纵市场仅需20亿元的成本。具体来看,每只大盘股所需要成本分别为:中国石油5318万元,中国石化4822万元,浦发银行1.06亿元,华夏银行3367万元,民生银行2.21亿元,招商银行1.17亿元,工商银行1.28亿元,农业银行1.32亿元,兴业银行1.53亿元,中信证券2.6亿元,方正证券9564万元。

  此外,投资者也关注本次事件造成的损失应该由谁来负担?光大证券核查报告显示,该公司乌龙指事件中共下单230亿元,成交72亿元,涉及150多只股票。光大证券董事会秘书梅健表示,至于目前投资者关注的赔偿问题,公司也会进一步讨论,如有具体方案会通过公告公布。

  张良柏律师表示,《证券法》明确规定,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是,目前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监管层如何认定此次事件的性质,如何处罚相关责任方。如果最后认定是乌龙事件,过失性错误,处罚就会轻很多,赔偿额度也不会很大。另外,投资者损失如何认定等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因为交易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不过,南京证券[微博]一位负责交易系统的技术人员向记者透露,这与光大证券的策略交易有关,应该是做套利的方法或者操作出错。“我们在推测要么是测试环境数据搞到正式环境中,要么是正式环境的单位策略交易系统没有控制好。一会儿公司领导要给我们开会,也是提醒这次事件的教训。”

  A股风控机制有待完善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日上午光大证券错误交易导致大盘异动,上交所和上海证监局正在对原因进行调查,目前尚未有结果。

  “一场闹剧以无数猜测主力、国家队入场、交易员操作失误等最终落幕。一个小小的‘光大’就能把大盘砸成‘大光’,市场不禁在问,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如此令人担忧?”经济学硕士余岳桐如是质问。

  有不愿具名的机构资深从业人士周五对记者表示,相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周五光大证券出现操作问题的资金量并不是很大,却引发整个市场的剧烈波动,这个现象很可怕。

  的确,区区一家证券公司的交易出现问题,竟能如此撼动流通市值18万亿的沪深主板。那么,其他证券公司会不会出现类似问题?又或者资金实力更为雄厚的基金、社保,如果也在操作上存在失误,后果又将怎样?

  “实际上,每一个机构,尤其是进行量化投资、程序化操作,都有可能因为技术或者操作问题,乃至个人操守引发风险。”因此东吴证券研究所所长寇建勋对记者表示,周五事件产生的根源值得所有机构、监管层注意和反思。

  我们看到,尽管2009年7月份之后,机构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不断下降,但截至2012年底,各类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A股市值占全部流通股市值比例仍达17.4%,而且同比上升了1.73个百分点。无论是在资金实力,还是市场风向标上,机构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影响力仍举足轻重。

  深圳明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刘明达告诉记者,从他们收集的信息来看,此事应该是系统的交易失误造成的。同时这个事情也暴露出,我们存在系统安全的问题,这对金融创新短期会产生障碍,周五只是一个账户产生这样的影响,如果是很多账户出问题,对市场可能是巨大的威胁。

  “而且,这个风险引发的大小,会因为特定的交易标的和特定的市场环境状况,被极端放大。周五正是这样的典型。”有机构资深人士进一步分析,因为机构交易标的大多为权重股,对沪深股指涨跌影响大,市场风向标意义突出。

  可以看到,周五午间瞬间拉升乃至涨停的个股,正是中国石化、中石油,以及四大行等为代表的权重蓝筹,这种现象极大地误导了市场判断。所以,在它们短时间快速拉升后,到光大证券操作问题曝出前,市场人士一致解读为各种重大利好。

  在知名财经人士玉名看来,类似这样的事件发生之后,应该建立起来自己的风险控制机制。上述机构人士也认为,抛开事前监管不提,监管层应该在事后对市场影响的降低上应该有更多作为,从制度上设计更多的措施,降低不正常、过度波动的影响力。我们看到美国证监会在“5·6闪电崩盘”后不久便推出了“熔断机制”防止过度震荡。我们是不是应该也在整个市场异常波动时,有更多的措施呢?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2010年5月份发生的道指闪电崩溃后拟定的新规则为:将触发熔断机制的股价下跌比例从最初规定的10%、20%和30%,削减至7%、13%和20%;缩短交易暂停时间至15分钟;简化那些针对发生在下午3:25之前的市场波动和发生在下午3:25或3:25之后的市场波动的熔断机制;使用标准500指数作为市场下滑的定价标准,取代之前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将重新计算触发阈值的时间周期从每季度改为每天。

  而目前我国A股市场也有相应的熔断机制,比如股指期货的日涨跌幅达到6%时,并持续五分钟,熔断机制启动;在随后的5分钟内,卖买申报价格只能在6%之内,并继续成交;超过6%的申报会被拒绝;10分钟后,价格限制放大到10%。设计初衷是为了抑制股指期货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股指期货涨跌停幅度的设置常常与保证金率的设计紧密相关,而保证金率的设置又与市场的流动性和波动率紧密相关,因此有必要全面权衡;此外,在市场连续出现单边行情的极端情况下,要渐次延长熔断时间,并且改“熔而不断”为“熔而断”,以便增加交易者资金筹措时间,从容应对危机发生。

  金百灵咨询秦虹则向记者表示,市场参与者难免会遇到这种极端事件,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建立一套风险范防体系,要对市场大势有清晰的判断。真正能持续在市场中获利的,都是一些冷静的投资者,会对市场噪音尽可能地去伪存真。“如果行情真的启动,不是单天暴涨就能结束的,投资者完全可以在趋势真正确立之后再进场也不迟。”

  是的,谁能保证下一次类似操作失误不会出现?那时,股指受到的影响又会否降低,合法投资者的权益能否得到更好的保护?

  重拾升势需要时间

  □申银万国[微博]  桂浩明

  在证券界,往往把交易员的误操作称为“乌龙指”,这种状况在海外市场也多次发生过。特别是在程序化交易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一个看似不大的失误却可能演变为巨大的事件。

  这次乌龙指事件的影响,对股市至少会形成阶段性的利空。人们注意到,下单失误导致行情出现一波上涨以后,股指一度有所回落,但随即就有了第二波,而且涨势也比较猛。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这些追涨的投资者是基于股市上涨以及朦胧利好的激而入市,现在情况变了,就一定会选择卖出。

  同时,投资者对于市场交易的安全性也会有所担忧,这都直接制约投资积极性。毕竟,本来大盘就有调整的要求,这样一来调整压力就会更大一些。因此,就市场而言,短线恐怕还有下行的压力,股指将在2050点以下去寻找支撑。

  进一步说,这起乌龙指事件还将对时下正蓬勃发展的程序化交易,以及期现套利等模式带来制约作用。一年多前,管理层十分强调创新,开了很多口子,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纷纷出现。尽管最近半年来讲控制风险多了一些,但衍生品的发展还是很快,被很多机构认为是应对疲弱市场的一种战法。

  现在乌龙指事件发生,必然会导致对此类交易风险控制与监管加强,今后这种程序化的东西恐怕就不太容易出现了。还有,这次股市异动,股指振幅超过5%,并且带有明显的不正常迹象。但是熔断机制却没有起作用。这表明,我们的交易系统本身还存在一定问题,至少在对风险的紧急处置上是有所不足。由此会不会导致更大规模的风险排查呢?如果这样做了结果又是什么,这些的确值得思考。

  当然,周五也可以看到股市中还是存在一些做多力量。中午盘中股指的第二波上涨,应该都是跟风资金所为,力量也确实不小。尽管这些资金现在被套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人心思涨,以及外围资金尚有一定潜力的事实。应该说,在乌龙指事件逐步平息以后,股市还是会重拾升势,只是这需要时间。现在,管理层会把防范衍生品交易的风险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投资者也应该反思:今后靠什么力量才能够把股指推上去呢?

  光大巨额空单使“乌龙指”复杂化

  A股“8·16”事件也引起了外国同行的关注。《华尔街日报》专栏文章称,由于光大期货是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证券周五上午因策略交易部乌龙事件大量买入权重股现货,而光大期货股指期货空头头寸的暴露令问题变得复杂化。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文章称,围绕周五的事件,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光大证券是否会被要求赔偿?证监会是否会对光大证券加以处罚?为确保证券公司完善风险控制、避免同类事件发生,监管方会不会加大监管力度?中国证监会和上海交易所应当彻底核查此次事件,并给市场以最终解释。

  CNN财经网站周五在头版头条位置显著报道了“8·16”事件,报道称这一突然的变化让许多分析师忙于寻找答案:中国政府宣布了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了吗?没有。著名投行分析师发表了利好的研报?没有。某位不走运的交易员不小心按错了键盘?也许。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上海法官招嫖案爆料人:曾有人顶包
  • 体育扬纳斯基离京拒与篮协领导握手 恒大2-1
  • 娱乐广电总局:春晚摒弃奢华 跨年禁拼明星
  • 财经杭州经适房上市交易 增值部分55%归政府
  • 科技iPhone全球演义:美国制造已死?(组图)
  • 博客韩寒:老师冤枉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 读书上海书展:唐骏正面回应学历门事件
  • 教育学区房价疯涨:10年前总价不够买1平米
  • 石建勋:俄罗斯基础设施落后在哪(图)
  • 梅新育:奥普拉买包风波暴露什么问题
  • 蔡成平:日本电子业衰退的虚与实
  • 谢百三:不要怪老百姓去抢着买房
  • 曹凤岐:中国如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陈九霖:让董事会时刻睁大眼睛
  • 陶冬:中国楼市小阳春与冰河期
  • 姚树洁:欧洲走出双探底危机
  • 李光斗:各国军队招兵的美女营销(图)
  • 刘纪鹏:经济学者应该学习中国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