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股论市
一个健康的证券市场,投资者应主要基于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以及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判断,决定是否参与投资,而不是如A股市场投资者过度寄望于行政权力推动的政策市。
7月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截至6月21日,《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已经结束,经修订完善后的《意见稿》将适时正式发布实施。
消息一经公布,就引发广泛猜测,市场认为IPO最快本月底就将重启——受此冲击,7月8日A股市场恐慌情绪再次发酵,上证指数大跌2.44%至1958点,再次回到2000点下方。
无论是7月8日(消息传出后的首个交易日)的A股跌势,还是IPO自去年9月暂停之后的整体走势,均表明A股暂停IPO(长达9个月)的政策已经完全失效。这是因为,暂停IPO,以及今年初启动的IPO严打,其初衷均是为了缓解A股市场持续下跌的压力,但是,事实表明,在经过为期仅4个月的短暂牛市之后,A股再度回归熊市本色,当下的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甚至比暂停IPO前还要低。
固然,有人会认为IPO如果不暂停9个月,去年底的A股牛市可能不会出现,当下A股市场的点位可能比现在更低。但是,我们不能形而上地看问题,因为,去年底的短暂牛市行情,受益更多的是境外资本、境内机构,以及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而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却因抄底抄在半山腰上,延至当下普遍亏损严重。
如果说,当初暂停IPO的治市逻辑,本就是个错误,那么,当下试图重启IPO的时间窗口选择(本月底),则又是个错误。因为既然暂停IPO已长达9个月,其方向性错误在前,那么,在A股持续探底之当下,我们应等待当下A股行情相对稳定之后,再谨慎选择重启IPO的时间窗口,以便在此前暂停IPO方向性错误已犯之后,不要再犯重启IPO时间窗口选择的技术性错误,从而不仅避免双重错误成本的累积,更相对减少A股中小投资者的损失。
实际上,无论是当初暂停IPO,还是当下试图重启IPO,监管层的表现,总让人感觉到行事仓促和毫无定性。而在这种行事风格的背后,恰恰是监管层缺乏自我约束的勇气。因为,IPO的仓促暂停和反常重启,其本质均代表A股市场的行政权力,而非来自市场的自发力量。
一个健康的证券市场,投资者应主要基于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以及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判断,决定是否参与投资,而不是如A股市场投资者过度寄望于行政权力推动的政策市。如此,行情的好坏、股价的涨跌,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才会真正“愿赌服输”。
之于当下而言,有必要重申,暂停IPO今后需要尽可能避免,因为没有IPO仓促的暂停,就没有IPO反常的重启。而如果本月底IPO果真再次重启,我们不仅希望监管层明确表态,今后如不发生无法抵抗性因素(如战争和灾难),IPO就不会暂停(A股市场迄今已有7次暂停6次重启),我们更希望监管层能够显性提高IPO公司的财务要求,以此从量上事前减少IPO堰塞湖的压力,并进一步强化退市制度和分红制度,以此从质上倒逼A股市场投资市的到来。
□杨国英(财经评论人)
(原标题:IPO暂停重启的“二重错”)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