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择远
根据安排,至3月31日IPO企业自查阶段结束后,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对自查报告进行审核,并于4月初安排抽查工作。4月3日,在众多媒体的见证下,包括东方证券等在内的30家企业名单出炉。
监管层一直强调,对恶意造假和信息披露严重失实以及欺诈上市的行为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对涉嫌、构成违法犯罪的行为,将依法移送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还是有公司铤而走险,企图蒙混过关,但从监管层对这种行为的打击来看,不管是公司本身,还是中介机构,只要与造假上市沾边,最终必然会受到严厉处罚。如绿大地案件中,公司高层以及相关的中介机构都受到了严厉处罚,甚至,对中介机构开出的罚单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罚单”。
虽然目前这场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财务专项检查尚未完成,但是,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专项检查效果显然已经初步达成:其一是为IPO堰塞湖泄洪,使A股承压稍减。因为挤“水分”的力度增强了,“滥竽充数”的企业减少了,IPO“堰塞湖”的矛盾自然得到缓解。其二是将IPO在审企业中利润大幅下滑、财务数据造假,甚至涉嫌欺诈的鱼龙混杂者自动清除出列,将为我国资本市场创造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
应该说,挤掉业绩“水分”,让拟上市公司返璞归真,可以有效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都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质量直接决定股市的健康。因此,挤掉在审企业的业绩“水分”,不仅对这些企业能形成有效约束,使这些企业无法恶意圈钱,而且可以对已上市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迫使其他企业也采取有效措施,挤“水分”、重管理、抓效益、促转型。
正如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今年两会期间所言:监管部门要做的就是让IPO真实,“它应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应该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土豆卖土豆的钱,苹果卖苹果的钱,这是我们追求的”。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