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请不要妖魔化两桶油 无暴利且没必要

2013年03月25日 10:40  人民网-人民日报 

  请不要妖魔化“两桶油”

  西 雨

  ●舆论对“两桶油”为代表的央企的监督批评是必要的。只有监督到位,才不会把长子娇惯成“坏孩子”。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情绪化,更不要妖魔化和肆意谩骂,那样做只能挑起对立情绪,增加社会的负能量

  中石油、中石化这“两桶油”是我国在世界500强企业排位中最靠前的企业,分列第五和第六位。进入世界500强本来是中国企业几代人的梦想,但颇耐人寻味的是,实现了梦想的“两桶油”不仅没有获得多少掌声,差不多还是国内企业中挨骂最多的。

  以“两桶油”为代表的央企过去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他们也一直以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为自豪。但今天,“长子”突然变成了“坏孩子”,甚至沦为“孽子”,成为众矢之的,以至于他们的员工在外面都不好意思亮明身份,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笔者认为,社会舆论对“两桶油”的不满除了“两桶油”自身确有一些和长子身份不符的行为外,可能还有这样几层因素。

  首先,他们的产品和老百姓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高。过去石油是战略物资,离百姓生活似乎很远。那时候老百姓用汽油来干啥?最多弄一小瓶擦擦自行车 而已。现在不同了,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汽油几乎成为生活必需品,所以,“两桶油”也就开始备受关注。其实,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汽油,价格还不稳定。差不多一两个月就要调一次。因此“两桶油”想不被关注都难。

  价格波动的产品也不少,比如房价也在涨、为啥房地产企业虽然名声也不好,但总没有“两桶油”这样被千夫所指?这是因为房地产企业大大小小几万家,大家一分摊,骂声就稀释了。而国内销售汽油的主要就这“两桶油”,所以骂声很难分摊掉。

  众口铄金,一旦大家都认为你是个“孽子”,你即便真的有长子风范,并没有做出“坑爹”的事也没人信了。所以,“两桶油”有越来越被妖魔化的趋势。

  “两桶油”在如何扮演好长子角色上可能存在改进的空间,但是客观地讲,社会舆论也不应该将他们妖魔化。比如,认定他们为了谋取暴利,在涨价前刻 意惜售;认定他们有意制造天然气紧张局面,以哄抬气价,这些奸商行为,即便你不相信“两桶油”的觉悟,但也要相信其企业性质决定了他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这 样做。

  道理很简单,作为央企,一方面“两桶油”的领导是政府任命的;另一方面作为国企,他们赚取再多利润也很难全部装到自己腰包。所以,在赚钱和执行国家政策的选择上,他们一定会选择后者,不会为了多赚点钱去犯众怒。

  所以,舆论对“两桶油”为代表的央企的监督批评是必要的。只有监督到位,才不会把长子娇惯成“坏孩子”。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情绪化,更不要妖魔化和肆意谩骂,那样做只能挑起对立情绪,增加社会的负能量。

  而对于“两桶油”来说,则应善待舆论,适应舆论监督,并真正把它当成改进工作的动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央企如何真正做到在国家、企业以及消费者之间平衡好利益关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也是央企最大的政治之一。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专家称近年政府造城卖地拿走农民30万亿
  • 体育哈登4.5秒绝杀火箭胜马刺 热火26连胜
  • 娱乐旧爱挺人工D奶 婚宴拒请吴宗宪(图)
  • 财经消息称下月起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
  • 科技高通沈劲:手机拼核数让全行业陷入危险
  • 博客唐师曾:基辛格吊唁乒乓名宿庄则栋(图)
  • 读书解密:邓小平为何唯独不与林彪来往
  • 教育“最严”中小学减负令到底解救了谁?
  • 育儿无语凝噎:那些襁褓中被弃的婴儿
  • 吴玉慈:中国人准备好一夜致富吗
  • 宋文洲:套娃里走不出巨人
  • 罗天昊:俄罗斯应主动归还海参崴
  • 张庭宾:欧盟为何逼塞浦路斯成强盗政府
  • 洪平凡: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仍不合拍
  • 叶檀:房价失控背后的结构调整真相
  • 张明:中国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 周永亮:无锡尚德破产告诉我们什么
  • 倪金节:房价涨势即将失控?
  • 姚树洁:有利益无灵魂的房市极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