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叶檀:B股股票市场的阑尾

2013年01月17日 03:39  成都商报 

  叶檀[微博]

  B股市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让我们起立,欢送。

  B股市场是中国股票市场的“阑尾”,印证了中国企业曾经对外汇的渴求,印证了失去活力的市场如何僵尸化。现在,这个市场地位尴尬,什么也不是。

  已实验成功的,转成H股,中集B一马当先,让其他B股大公司艳羡不已,券商的眼睛盯住国泰君安,试图在转板市场领域能分杯羹。未在境外上市的B股公司或者已在A股上市的B股公司,尤其是对外币需求较大的国际化企业,通过转成H股,有了一条通过境外融资的捷径,这对于困于B股、对资金较为渴求的大型公司无异于是雪中送炭。万科B古井贡B、张裕B等2011年净利润超过1亿元、B股市值大于10亿元港币的公司,最有可能完成B转H方案。

  未来要实践的,是B股转A股。1月14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3亚洲金融论坛上,透露内地将在适合时间推广QDII2(个人境外合格投资者),目前B股转A股已形成机制,证监会成立了联合小组来负责此事。不知道今后是用指定的人民币账户投资,还是用外币美元或港币投资,根据目前的经验,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另一种转成A股的方法是退市后重新上市,21家纯B股公司较有实力的,可以通过回购私有化退市,而后重新在A股上市。守得云开见太阳,固守在B股中的投资者等的就是这一天。投资者不能想得太美,该抽身时就应该抽身,B股僵尸状态的终结是B股的最后一轮大行情,目前的溢价是因为以往的折价,未来溢价不可能太高。

  投资者应该清醒地看到风险,刚转板或者新上市的公司,往往溢价特别高,超出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以后必然出现回归走势。而一些因为转板预期大涨特涨的B股股票,未来上升空间不一定大,接盘者还有高位被套的风险。未来B股估值或者向境外同业市盈率看齐,或者向境内估值看齐,或者退市,补偿视公司的实力而定,没有其他出路。

  转板H股的B股投资者还有另一层风险。根据中集B去年11月15日发布的操作指南,境内投资者不能自由在H股市场交易,只能用托管的方式进行,其中存在信托风险。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本前首相鸠山承认钓鱼岛存领土争议
  • 体育曝足协副主席韦迪离职 法规司司长或接任
  • 娱乐约翰尼-德普确定回归《加勒比海盗5》
  • 财经大用集团否认以病死鸡供应肯德基麦当劳
  • 科技9岁印度男孩成最年轻的微软技术专家
  • 博客胡紫微:2007年我被撤销职务那些事儿
  • 读书苏联出兵东北瞬间:飞机坦克四路进华
  • 教育大学生就业心态:纠结的“编制”情结
  • 育儿妇产科护士:选老公千万不能走眼
  • 黄鸣:皇明跑偏的四年在做什么
  • 张捷:官员财产公示会存在哪些风险
  • 陶冬:量化宽松政策面临着新的变招
  • 金岩石:欲望都市中的女性和财富
  • 聂庆平:日本资本市场开放的教训
  • 白益民:中国奇迹背后的日本推手
  • 陈浩武:明治维新前中日之间两场战争
  • 梅新育:反垄断不应过度看重罚款金额高低
  • 童大焕:闪婚贴上了调控的脸
  • 赵伟:文明是怎样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