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记者赵晓辉、陶俊洁)从年初到现在,股市走了一个轮回,股指回到原点。跌多涨少,委靡不振,内忧外患再加上自身的种种情形,使股票市场变得寒意逼人。长期难见曙光的股市让不少投资者信心近失。
股市的低迷衰弱并非偶然。回顾上半年,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带给欧洲经济的麻烦不断;国内经济增速也呈现出明显放缓的态势,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严重下滑。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股市的走势。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股市自身的缺陷也在外部条件恶化的背景下日益凸显,尤其在企业质量、估值水平、股价结构和投资回报等方面,都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资本市场中由此传递出的悲观情绪也完全可以理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投资者对股市感到悲观,甚至一些投资者失望离场的同时,境外投资机构却纷纷看好中国股市,积极申请投资资格和额度。悲观和信心,退出和进入,较为鲜明的反差颇有些耐人寻味。
其实,这就涉及到一个“怎么看”的问题。
首先,目前我国稳增长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见诸成效,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缓中趋稳态势,虽然经济增速下降,整体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趋稳的大趋势已显而易见。
其次,经过30多年的高增长,中国经济承受短期阵痛的能力显著提升,经济增速适度回落,能够为结构调整预留出空间,使得未来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再有,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面对经济困境,中国显然有更多灵活的办法来应对,有着比别人更多的发展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潜力巨大。
可以肯定的是,境外投资机构之所以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正是基于他们明晰地看到了中国经济的独有长处,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向好和中国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报以充分的信心。
“中国资本市场要成为世界一流,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但是还有不少问题和困难,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过程。”这是证监会负责人的客观表述。无疑,要想克服艰难险阻,创造世界一流的资本市场,前提是要振奋精神,增强信心,高屋建瓴地看待眼前的困难,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果真如此,中国资本市场的春天定会不约而至。
新华社特稿: 结构调整与市场失血共振 A股晴雨表作用面临挑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