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IPO第一高价股”桂冠的海普瑞,毫无悬念地破发了,昨日收于132.22元。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件好事。新股破发至少可以给那些二级市场上的炒新者以教训,对那些投机炒作者是一种打击,促进新股的理性发行。
不过在一个充满投机的市场里,通过破发来让投资者吸取教训,让投资者走向理性与成熟,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破发除了让投资者承受实实在在的损失之外,它带给股市的积极意义是不确定的。
一直以来,各级监管部门时时刻刻都在表示要保护投资者利益,打开证监会的网站,“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醒目标语就会映入眼帘。但具体到海普瑞的上市来说,监管部门显然有不少可检讨之处。
海普瑞之所以能够成为“IPO第一高价股”,该公司自我标榜的“中国肝素原料药行业唯一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企业”无疑是最大的卖点,这也是该公司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正如海普瑞在招股说明书中表述的那样:“如果国内其他企业通过美国FDA的认证,将有可能降低公司的竞争优势,进而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该公司股票发行后,媒体方面就对该公司FDA认证的唯一性提出质疑,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徐康生也表示,除了海普瑞,目前包括烟台东诚、常州千红、河北常山在内的多家肝素原料药生产商均已获得FDA认证。但面对市场的强烈质疑,深交所对此置若罔闻,在海普瑞FDA认证唯一性问题没有厘清的情况下,仍然匆匆忙忙地安排海普瑞于5月6日上市,有对投资者不负责之感。
实际上,如果监管部门真的对投资者负责的话,完全可以暂缓海普瑞上市,待该公司FDA认证的唯一性问题核实清楚后再作定夺不迟。如果“FDA认证的唯一性”属实,那么,至少海普瑞可以不用在质疑声中上市,其上市后的表现也会好于现在,而即便是破发,那也只是一个市场选择的问题,不存在监管部门保护投资者不力的问题。而如果“FDA认证的唯一性”不属实,那么海普瑞招股说明书明显涉嫌欺诈,海普瑞的上市资格就应该被剥夺,如此一来,也就不存在海普瑞上市后的破发问题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得以保护。
□皮海洲(湖北 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