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研究境外企业内地上市条件 期待资本市场壮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4日 03:3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蔡宗琦 申屠青南 万晶 周婷

  尚在筹划中的国际板在本次两会上引起国际企业及投行的关注。汇丰银行、中国移动负责人对其表示出极大的期望。全国政协委员、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在提案中呼吁加快推动境外企业在我国发行股票。

  到内地上市牵动企业心

  “希望中国移动能够尽快回到内地股市上市,这是企业和投资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3月3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明确表示,中国移动已经就通过国际板方式回归内地股市达成共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争取能够回到内地上市,也讨论过很多上市方式,比如直接在A股上市,通过CDR(中国预托凭证)方式上市等等,但都存在问题。2009年这一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我们认识到红筹公司以国际板的方式回归,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他透露,中国移动自去年以来一直在筹备上市事宜,目前正在等待具体实施方法的制定出台。

  全国政协委员、汇丰银行亚太区主席郑海泉直言汇丰对国际板“很有兴趣”。不过,由于政策尚待明确,目前做这些事情还太早,尚未就国际板上市事宜选择保荐机构。

  全国政协委员、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认为,目前国内股市总市值位列全球第三位,但国际化开放程度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眼下,有关部门推出国际板的准备工作已经进行了两三年,很多技术问题已经基本得以解决,首批上市企业也已锁定为香港红筹公司、香港本地蓝筹公司及大型国际企业等三大类企业上。目前应加快进程,推动国际板的早日推出,以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竞争力,更为分散国内投资者风险、抑制资产泡沫、释放流动性过多的压力创造条件。

  关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将对国际板进展情况产生影响。此外,中国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决定了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则认为,在政策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推出国际板,但监管层应考虑到香港市场受影响情况。在推出初期规模应从小至大,推出过程中上交所和港交所应考虑相互合作。

  他建议,国际板的推出并不是简单的红筹股回归,更要把国际上的“百年老店”、质地好的企业吸引到内地挂牌上市,同时推进B股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化。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