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石油的噩梦不会重演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 20:30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郑小栓报道

  2007年一句“我站在中石油48元之巅”说出千万股民的心痛,“死了都不卖”表达众多散户无奈,如今中国建筑再度起航,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他会给市场、给股民带来什么呢?

  7月29日,中国建筑在上证所挂牌上市,开盘仅10分钟,成交量急剧增加,数十万手的大单频现,换手率超过20%,涨幅扩大到80%。

  由于日前成渝高速上市后一度涨幅超过300%,这引发市场对于中国建筑是否会遭爆炒并成为中石油第二的担心。但大部分分析师指出,目前A股处于上升期,宏观经济数据也在转好,股市估值也与中石油时代不同,因此出现中石油类似的股价波动的可能性不大。

  和讯证券分析师吴丽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建筑肯定不会成为中国石油第二,中国石油的“噩梦”不会重演。

  吴丽说:“一是近期表现强势的股市。这将完全能够支撑中国建筑这只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和上市。当前A股市场平均估值亦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宽松的局面短期不会改变,货币政策即使有调整的话也仅是微调。因此,市场上涨动能较足,有望维持强势表现,短期内不改上涨趋势。二是中国建筑发行的时机与中石油不同。从目前市场看,中国建筑登陆A股市场的时机和中石油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不论是宏观经济环境、整体市场估值体系还是新股发行制度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投资者大可不必对中国建筑的上市惊惶失措。三是中国建筑估值合理。合理的估值和良好的市场外在环境的结合将使得中国建筑的发行为市场创造出新的热点,成为带动大盘健康上扬的主要动力之一。像中国建筑这种在申购过程中受到热烈追捧的大盘蓝筹股,即使在上市之后,市场仍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其实,股民对中国建筑发行上市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据记者了解,从2006年IPO重启至今,一共有274例新股完成了发行,中国建筑的融资额排名第4位,只有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建设银行位居其上。观察当初这几只超级大盘股发行前后几天内的表现,就可以发现它们对大盘走势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尤其是2007年中国石油上市之时,人们笃定地坚信它会复制中国神华上市之初冲击三个涨停板的强势,当中国石油股价腰斩、直至破发时,部分股民仍然满心期待地“血拼”入场。但结果是到现在还没有解套。人们总是对以往的历史念念不忘——担心历史是否会重演。

  另外,记者还注意到,近期新股的发行市盈率水平不低,已经接近了市场高点时的水平。中国建筑的发行市盈率则高达51.29倍,远远高于2007年10月-2008年3月期间的7只大盘股平均发行市盈率32.56倍。因此说,中国建筑的登陆对市场又是一次严峻考验。

  北方信托分析师李志刚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了与吴丽相同的观点,但他同时提醒投资者,中国建筑上市首日慎防追高。他认为,短期来看,此次IPO对市场最大的影响就是资金的挤出效应,初步估算,中国建筑的冻资规模可能接近2万亿元,很多投资者担心这对于眼下已经高企的反弹行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不少投资者对持续走高的股市心有余悸,有的借申购的机会,规避回调风险。但从股市的历来表现看,申购过程中受到热烈追捧的股票,即使在上市之后,市场仍会有炒作空间,很可能不但不会消耗流动性,反而有可能会吸引更多资金入市炒新股,甚至带动整个板块的提升。

  但李志刚还表示,如果中国建筑上市首日收盘后估值太贵,那走势很可能像1999年的浦发银行和2007年的中国石油。2007年10月,中国石油在股市顶峰时发行新股筹资668亿元,此后股市从6124点的最高点暴跌,至2008年11月的1664点。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