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贺宛男:三道考题测试IPO新政的成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8日 09:22  东方网

  IPO重启迫在眉睫,有人估计说不定本周六就会刊登招股书,在IPO这只“靴子”没有落下之前,大盘指数也踯躅不前,不敢急拉,更不敢杀跌。

  市场在等待什么?在笔者看来,市场等待的是IPO重启后的三道答案,或者说,正是这三道考题将测试新股改革的成败。   

  【第1道考题】中小散户中签率

  机构中签率远远高于散户,这是新股改革前的一大弊病。这次颁布的IPO新政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网上网下只能任报一处;二是网上申购有1‰的资金限制。

  从理论上说,机构大多会选择网下配售,拿中小板平均每只新股发行3500万股、发行市值约4亿元来说,1‰的资金限制意味着一只新股最多只能申报40万元,如此小打小闹机构显然不屑一顾;而机构不参加也就大大提高了散户的中签率。有人测算,这两条措施采取后,预计新股中签率将从改革前的平均0.08%上升到0.13%。到底会提升多少,不妨拭目以待。

  【第2道考题】二级市场收益率

  爆炒新股,二级市场收益动辄数倍,更是A股市场的一大奇观。实际上,正是因为中签率奇低,实际申购成本(加上资金利息)高,财大气粗的机构大户又掌握着大量筹码,才使爆炒新股成风。

  这次IPO新政将使机构和大户网上申购筹码大幅减少,网下配售又有三个月的限售期,从理论上说,新股爆炒会有所抑制。加之新政还加强了对承销机构的监管,特别是开闸后头几只新股,一旦出现爆炒,监管部门当不会听之任之。因此,二级市场收益率可能会有所下降。但这也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实际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

  【第3道考题】场内外资金吞吐率

  每当新股发行,银行资金大搬家,屡屡被业内外广大人士所诟病。记得自2006年6月中国银行发股吸纳资金超过1万亿之后,“打新”资金就直线上升;到2007年10月中国石油IPO时,资金大搬家超过3.5万亿。试想为抵御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发布4万亿投资计划,然一家公司发股一天内竟能调动3—4万亿巨资!

  在新股威力令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二级市场严重失血,而且为此频添大量人力物力和无效劳动,甚至引发资金安全风险;而用募股资金、企业流动资金、银行资金摇新股,更是到处都是。此弊端一日不除,新股改革就难言成功。(青年报)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