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监会何以冷对IPO传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8日 16:53  投资者报

  邓妍

  投资者报(评论员 邓妍)最近一周,针对A股市场,国家发改委通过产业政策唱多、央行借力《200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唱空,与股票市场紧密度更高的证监会,却冷眼旁观。

  除了能看到创业板的一些细则出来之外,鲜见证监会有关官员的声音。即便市场泛滥“中国中冶上市获得证监会认可,并获IPO许可批文”的传言,引起各方证实、证伪后,证监会依然保持沉默。

  有人可能会调侃:证监会不干事,无作为。

  其实,从市场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希望看到监管层少作为、少干预,但不相信他们会真的少作为。毕竟,现在市场上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他们予以解决。

  典型例子如,新股发行制度改革、IPO重启,已是一拖再拖。

  我们听闻,5月份或有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向性文件出来征询意见,但因难获监管层证实,也就无从知晓其真实性。

  监管层如果总是让市场在传言声中度日,背后的奥妙就值得揣测。

  期待监管层更有作为

  从证券业界内部看,不仅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这样事关整个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迫切需要监管层早定局,具体到更细微的小点,也同样让业界满怀期待。

  好比说融资融券业务。自2008年12月1日启动券商可申请相关试点资格以来至今,这项业务的进展毫无声息,券商这方没有一丝动静,监管层对此也缄默有加。

  同样,在事关基金行业突破目前发展格局的瓶颈——产品创新环节,监管层的“帮助”,也让业界十分失望。

  5月6日,国内第一只可分离交易基金——长盛同庆发行。与以往新基金发行不同的是,长盛同庆是证监会基金部去年12月中旬,专为鼓励产品创新推出绿色通道以来,获批的第一只创新型基金。

  绿色通道曾被业界寄予厚望,希望能就此迅速打开基金产品创新之门。

  这样的寄望有一定道理。尽管中国基金业已发展10余年,但除封闭式基金外,开放式基金的分类还是主要以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等大类基金产品为主。而不可否认的是,当产品线逐渐完善后,基金同质化现象也日益严重。

  在今年春节后为期1个月的时间里,同时有3只沪深300指数基金发行、5只灵活配置基金发行,银行渠道拥挤不堪,投资人购买基金也有些无所适从。

  一直大力推进基金产品创新的国投瑞银基金公司总经理尚健曾经明确指出,目前中国基金业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产品创新不够活跃。如果能把基金产品创新与投资者需求紧密结合,基金产品的创新发展空间才能更广阔。

  业界认为,产品创新可推动市场细分,而市场细分的深化能推动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产品创新本身,往往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在的需求。随着产品创新的不断推进,还会大大拓展行业产品的外延,提高基金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但让业界出乎意料的是,绿色通道启动5个多月后,才有了第一单。这自然引发基金界在肯定绿色通道的积极意义之外,也在进一步呼吁监管层是否能有更多作为。毕竟,创新型基金对市场投资热情有较大的引导作用。

  从首批发行的7只创新型基金的发行情况看,平均首募资金规模超过47亿元。如2007年7月成立的国内首只创新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瑞福分级基金,短短5个交易日就达到60亿元募集上限。即使在2008年遭遇大调整的市况下,国内首只封闭式债券型基金——富国天丰强化收益基金,也在短短3天便触及20亿元发售规模上限。

  同样,长盛同庆也在5月6日一天就宣布售罄,单日募集规模超百亿份,创下今年新发基金的募集新高。

  据《投资者报》了解,前不久沪深交易所均召开了商讨基金产品创新的有关会议,虽然两个会议的议题互不相关,却充分反映了监管层对基金产品创新的重视。但我们希望,监管层不要仅仅停留在重视层面,而没有了下文。

  菜单式难题待解

  寂静的证监会意味着什么?是好?还是坏?

  或者,我们可以先反问,在投资者已经习惯政策之手时常出面调控的情况下,在一大堆如创新、IPO定价等事情需要监管层拍板的背景下,监管层如此安静,投资者习不习惯?

  回到最近,上周市场依然在四处证实、证伪中国中冶获准IPO许可的话题上,实际上,细心的投资者可以发现,目前困扰市场最大的问题之一,无疑还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和IPO何时重启。

  既然IPO不可能不重启,重启之前,监管层的官员们都在想什么?做什么?在努力促成什么?

  在我们看来,证监会的寂静背后,大有玄机。表面上平静,实际上并不平静。

  原因很简单。我们甚至不用采访也可以想象到,有太多问题可能会困扰他们。

  比如,新股发行的询价制度,如何体现价格发现功能?采用激进式,还是温和式的询价方式?

  新股定价机制如何提高市场化程度?如何进行合理的定价,减少发行人“圈钱”的嫌疑?

  怎样破解大小限售股解禁压力形成的累积问题?

  如何解决机构双渠道申购的问题,使得新股发行能进一步体现其公平性?

  申购资金大幅波动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怎样化解?

  各类客户利益如何均衡的问题?

  ……等等。

  在我们看来,监管层一定会明里暗里征求市场意见,以图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IPO重启推出的时机,必然也会打包在这一揽子待解难题之中寻求破题之术。

  完善大机制的伴生物

  目前,多数分析人士普遍诟病,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问题集中于新股定价过高、上市当天股价爆炒、认购环节有失公平、上市材料屡曝存假等等。甚至,一些偏激的人士还认为,因为有上述弊端,发审委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然而,我们认为,认清一些事物机制本身的毛病很有必要,但需将问题放置到大的市场环境、大的历史背景中分析,很多问题的存在,都有其客观原因。

  比如,当年国内还没有汽车,于是便从德国引进。车在路上跑着跑着出了状况,底盘太低,屡屡发生磕碰。是怪德国汽车的底盘太低不好吗?实际上,是因为那会儿的中国还多是乡间土路,而德国车的原始设计匹配的是具有一定等级的公路。

  这个例子放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依旧贴切。

  尽管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但中国的市场依然处于新兴和转轨阶段,有太多问题,包括历史遗留的问题未能廓清。

  因此,对于发审委存在必要性的探讨大可不必。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发审委,必然会有更多“坏孩子”、坏公司群起而出。

  在我们看来,对于这一问题讨论的更重要方向在于,目前监管层对事后违法、造假等问题的惩罚力度不够。我们希望监管层在完善大机制的过程中,同时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同时,我们也认为,当前监管层如此安静的背后奥妙,如果是酝酿更大、强有力的管制,那对投资者可能是悲惨的;相反,如果奥妙是酝酿着管制越来越少,过度行为越来越少,那才是好事。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