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时报记者罗峰
最近找生哥的大客户多了一半,但成交量反而出现“滞涨”。
2008年市道转熊后,投资者谈“大小非”色变,不过围绕限售股的业务一直商机盎然。生哥是深圳一家证券营业部分管大宗交易的主管,进入2009年以来,他所在的券商在大宗交易市场没有做成一笔卖出解禁限售股的业务,全部都是作为买方的通道出现,包括近期一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已公告的连续大减持,接盘的全是生哥所在的营业部席位。
连续几天每天一笔大单交易,很容易被看作是过桥减持。“交易所网站大宗交易信息上显示,那家控股股东每次都是单笔大单卖出,不过我们这边不是一家客户接下来的,股票是分到好几家客户手里。这些客户看中的是交易性机会,一般不久就转手卖出。”生哥说,除了2008年上半年少数几次外,他几乎没再见到过投资型的客户了。
由于A股的单边下跌势头有所改变,进入2009年,一些原先投资受挫而变得谨慎的大资金重新活跃起来,跑到大宗交易市场做解禁股的生意。大宗解禁股的信息在券商圈子里传得很快,卖家寻找交易对手很便利。生哥手里有一批客户名单,最近一个月名单长了5成,这些客户一般还会多找几家券商登记。当有大额股票想折价卖出时,一般还没出现在交易所的大宗交易申报信息上,消息就已迅速通过券商传到客户那儿。有兴趣又能短时间内筹齐资金的客户,在券商撮合下迅速与卖方展开谈判,往往半个小时即见分晓。最后的买主,往往是各类投资理财公司,包括以个人客户身份出现的集合理财公司,他们喜欢在大宗交易平台折价买入后旋即短线卖出,认为这种模式风险可控。有些实业公司虽有资金实力,但往往慢了一拍,开会研究之后,交易却已经成交了。而公募基金则较少出现在这个市场。
春节后这段时间对于生哥来说,资金找他的多、股票找他的少。生哥营业部现托管的八家“大非”仍无一家想现在出手,原因是多属国有股东,暂不缺钱。业内人士透露,卖方是前三大股东的更好谈。
由于一段时间以来询问的买家太多,生哥的感觉是———市场不缺资金。“9.5折、9.3折在业内比较常见,不过行情好了后一些‘小非’直接在二级市场卖,我们作为中介,感觉折价7%有点难谈,卖方兴趣不够;如果折价4%以下,买方又兴趣不浓。折价5%左右,属于有吸引力的价格。”生哥说。交易很大程度上视市场活跃程度而定,最近两日市场持续大跌,一些积极的客户开始警觉了。而昨日除折价一直稳定的蓝筹股外,两市大宗交易平均折价率已上到7.5%。
在“不差钱” 的大宗交易市场上,两类动向一向最被人关注:一种是跌停价交易,一种是公司高管减持,都被看作是股价上升的阻碍。这种判断有道理,只是卖方也可以抓住投资者的这种心理预期,反其道而行之,在投资者恐慌时转而分仓吃进。市场信息向来“无间”盛行,如果把大宗交易或股东减持作为买卖股票的风向指标,有时候不一定靠谱。
自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已138次公告股东减持情况,其中只有36次是通过大宗交易。市场越火,解禁股越卖,在二级市场卖得多些,大宗交易则要少一些。截至昨日,今年公告的股东减持已达9.99亿股,其中有近4成是走大宗交易;春节后因行情更活跃,13个交易日就减持了5.5亿股,大宗交易占3成多。
近几日行情不稳定,当日买进、次日卖出的超短线手法也受到考验。比如2月16日有人想以18元买进2000万股浦发银行,出价仅比收盘价低1%仍未能买到。实际上,如果买方16日真买到了浦发银行,17日该股收盘跌近2%,18日跌幅再超4%,这种低折扣的短线获利难度比以前增大许多。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