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宗圣:长远看融资融券不至于承载市场兴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0日 03:24  第一财经日报

刘宗圣:长远看融资融券不至于承载市场兴衰

  专访台湾宝来证券投资信托总经理

  周小雍

  目前对于融资融券的影响,台湾市场有哪些经验可供大陆市场汲取?台湾宝来证券投资信托总经理刘宗圣日前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专访并表示,从长远角度看,融资融券不会力量大到去承载一个市场的兴衰。

  《第一财经日报》:大陆融资融券政策是目前比较热议的话题,市场预期也很多,台湾方面的经验是怎样的?

  刘宗圣:台湾的信用交易其实已经行之多年,也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是台湾这几年信用交易的余额缩减得很厉害。因为这几年陆续有期货、选择权、认购权证、备兑权证,以及很多衍生性的金融工具不断地出台,投资人可以选择的渠道也增多了。

  信用交易的基本功能是提供给投资人一些渠道,但是以台湾的经验来看,这几年信用交易的余额一直没有办法有效地增长。我个人的分析是,有很多替代的渠道,如现在台湾用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也可以借券来进行避险,进行放空,做套利。所以随着市场的成熟和发展,它变成只是环节和渠道之一。但从长远角度看,它不会力量大到去承载一个市场的兴衰。

  《第一财经日报》:你对大陆融资融券政策的推行有何建议?

  刘宗圣:我们以前分析时,说融资余额如果创新高,就表示股市要反转,如果创新低,就表示股市又要反转,但是这几年其实都已经钝化了。但如果说希望让一个市场的机制更充分发挥的话,我认为有信用交易是好的,因为它也有助于帮你做客户的分级和分类。

  在监管方面,台湾金融监管当局会给融资融券的信用交易设定一个乘数,采用宏观控管的方法。但是横观其他很多市场的信用交易都是个别议价,信用好的可以拿到比较好的乘数,这有利于客户朝向自律化的管理。

  融资融券等方式有一定的效果,我觉得这是台湾信用交易制度带给整个市场的好处。但是不会说因为有了它市场就成交量蓬勃,指数就往上走,或者市场就变成了洪水猛兽,指数一发不可收拾。这都是不必要的想法,它只是渠道之一而已。

  《第一财经日报》:你觉得刺激内需的举措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冲掉金融危机带来的衰退风险?

  刘宗圣:就GDP的结构来看,台湾GDP增长动力的70%以上还是来自于外贸出口。其实坦白来讲,台湾扩大内需的措施,对台湾GDP的助益效果有限。总体来看,台湾经济要发挥成长的动能还是要靠外贸,但是目前外贸的成长又受制于全世界的经济大环境,所以在替代性的亚洲区域内贸易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不可讳言,台湾诸如电子产品相关的工业信息产品,基本上欧洲、北美还是消费的大宗,所以我们觉得台湾现在做的基本上还是止跌,而不是助涨。助涨是要克服结构性的问题,等到全球经济在未来几年慢慢从谷底回升,台湾也许方可慢慢走出泥淖。

  《第一财经日报》:你怎么看待大陆的扩大内需政策?

  刘宗圣:目前很多经济体在施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性货币政策,希望能通过这两个政策的叠加去抵抗通缩。各经济体面对的情况不同,有些是缓增长、有些是不增长、有些甚至是负增长。大陆这几年却一直在快速的成长轨道上面,现在只是减缓,所以大陆现在振兴经济的一些策略和思维,是希望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成长轨道上。但以台湾来讲,今年似乎就得努力避免负增长。而就亚洲很多经济体来看,今年的展望有些都是负的增长率,而且还不断地在向下修正,因为目前全球经济中还有一些负面的因素在扩散。

    相关专题:

    融资融券启动试点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上证指数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