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泰君安高薪门根子是在监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 01:57  新京报

  尽管国泰君安证券就天价薪酬一事作出回应,但据媒体调查,熊市中薪酬比牛市翻一倍的情况,只出现在国泰君安一家(据2月5日《新京报》)

  国泰君安声明称,重点是说明国泰君安只是计提,而不是发放。但从基本的财务常识来看,既然计提,那么就意味着已经作为公司费用列支,直接冲减了利润,只是发放的时间待定而已。

  利润大多来自法人股减持

  更重要的是,国泰君安2008年能够取得56亿的利润,在全国劵商里面排名列前茅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减持法人股获得的45亿元收益。剔除这个收益,国泰君安的净利润要少很多,将远远低于他们计提的32亿。

  仔细来看2008年国泰君安减持法人股的背景。国泰君安在2000年后的资产重组过程中,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置换方式获得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上市公司法人股。熊市中政府用资源给的这笔股权,成为国泰君安巨大的财富。其中国泰君安以每股2.50元的价格获得中石化5.87亿股国有法人股。国泰君安2008年上半年以平均每股18元的价格减持中石化2亿股。据此推算,国泰君安上半年仅抛售中国石化法人股一项,即进账36亿元。国泰君安2008年度主要利润来自这种“体制性收入”,来自政府给的优质资源。而以此作为盈利的主体和高管的业绩,支出巨额薪酬,不啻是将国有资产转移到了个人腰包中。

  据报道,招商证劵等不少劵商也计提了巨额薪酬和福利费用,这也说明了目前国家对金融业企业监管的缺乏。目前国资委只管理非金融类国有企业,通过几年的探索,目前这类企业的薪酬设置受到较多的监管;而金融类企业,此类监管措施不成熟得多,加上金融资产的巨大杠杆作用,挂着向国际标准看齐的口号,让他们自己董事会制定的薪酬体系常常偏向于维护管理层的利益,而忽略了国家的利益。

  审计应介入国企高管薪酬

  又有媒体报道说,国泰君安基层部门和员工反映,他们的年收入和福利相加,距“人均一百万”相差甚远。不难推断,这些额外增加的薪酬、福利,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激励公司高管了。

  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国企高管的薪酬问题一直是个难题。诚然我们要建立国有企业高管的奖励机制,不能再用以前大锅饭的体制来对一个优秀的国企高管进行待遇分配。但这种薪酬体制的设立,必须防止走到另一个巧取豪夺的极端。不管如何,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国有控股企业的国泰君安,起码应该将高管们的年收入、计提的32亿的来源、分配去向详细公布,而相关审计部门对这样的巨额计提也应介入审计。

  2月1日,财政部下发《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从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以及偿付能力这四大指标出发,对金融企业建立起标准统一的考评体系。对金融类国企高管的薪酬制度与前述考核结果相挂钩。财政部还要求,在目前金融危机中,各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根据有关规定暂时停止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这样的改革值得肯定和加速推进,但关键还是要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易鹏(长沙 财经评论人)

    相关专题:

    国泰君安熊市爆出天价薪酬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