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 刘纪鹏
讨论“A股主场”意义重大
在中央推进扩大内需政策以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开展“建设强大的A股主场”主题讨论意义重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的扩大内需政策急需在拉动实体经济的同时打造金融平台,如果不把金融和实体经济结合起来考虑,仅靠中央的资金难以完成扩大内需之重任。实体经济本身资金的来源需要大量的民间资本,而这离不开金融的支撑。
二是中国金融本身也需要制度创新,要沿着从财政金融向货币金融,从货币金融向证券金融发展的轨道迈进,进而与国际金融舞台接轨。
三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实际上是打破了现有国际经济金融秩序,急需在新的金融和经济秩序中实现新的国际分工。中国正处于大国崛起的关键时期,大国崛起意味着必须在新的国际分工中占领战略制高点,这就要针对中国的国情和国际高端领域的划分,在金融这个战略制高点上分一杯羹。而在金融领域中,从货币市场、银行市场到资本市场,最易突破的就是资本市场。
无论是从扩大内需、启动民间资金需要打造金融平台,还是从我国金融发展自身需要制度创新,还是从我国要在新的国际经济分工中占领战略制高点,履行大国责任的角度看,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资本市场都是当务之急。
A股主场论蕴藏三大内涵
探讨A股主场论的核心问题首先是要建立一个与中国国力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即今天中国的国力已壮大为世界第三,那么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应从世界第七位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三位,这样才能有话语权。
事实表明,世界经济大国的崛起,始终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市场的崛起。今天,中国的GDP已经超过德国,位居美国、日本之后,排名世界第三。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德国、法国以及一些较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还排在第七、八位,沪深股市市值从2007年的30多万亿元变成现在的只有13万亿左右,这与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是不相吻合的。
A股主场论必须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从指标上应该首先考虑到做大规模,包括市值规模、成交量规模、上市公司数量规模、证券公司数量规模、投资人规模等。
第三个问题是A股主场必须在金融品种上与国际接轨。不仅有强大的股票市场,还要有强大的债券市场,在A股市场中不仅要有深、沪主板市场,而且要有中小板、创业板、场外交易系统和柜台交易系统。换句话说,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也是A股主场的核心内容。
市场多层次的架构是A股主场论的组织基石,证券品种多元化是A股主场论的品种基础,这就要求目前要尽快完善融资融券包括股指期货市场,这也是做强A股市场的核心。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