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资银行股接连受到外资银行等海外机构投资者的减持,市场担忧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会进一步压低中资银行股的估值水平,继而引发对中国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走向更深的担忧。
在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进程中,工、中、建、交四家银行分别引入战略投资者,投资者共计持有这几家银行约1000亿股股份。除工行的投资者持股将于今年4月和10月到锁定期外,其他银行战略投资者所持股份已全部解禁。瑞银作为其中战略投资者持有中行H股总股本的4.44%,在禁售期结束后的第一天,以收盘价2.12港元折价12%,全部配售给了15家投资者。由此便拉开了外资机构连续减持中资银行股的序幕。
市场出现“减持大潮”
继美国银行减持建设银行和瑞银减持中国银行后,外资股东套现又有新动作。苏格兰皇家银行于1月14日发布公告,宣布已出售所持有的中国银行4.26%H股股份。每股售价为1.71港元,共计出售所持108亿股H股,套现16亿英镑。这是最近数周内中行再次遭遇外资股减持,此前李嘉诚基金也减持了20亿股中行H股,但表示将长期持有剩余的30亿股H股。
苏格兰皇家银行于2005年8月投资中国银行9亿英镑,成为RBS投资财团的牵头人,该财团在中行上市时共计持有8.47%中行股份。在中行完成H股、A股IPO之后,苏格兰皇家银行所持中行股份被稀释至4.26%。2008年苏格兰皇家银行从中行获得8000万英镑分红。
与四大国有银行被减持不同,招商银行的外资频繁操作更为微妙。瑞士银行于1月8日申报,以每股13.891港元增持了541.73万股招商银行,仓持股比例也从7.95%升至8.15%。随后招行被摩根大通和韩国基金MiraeAsset(未来资产管理)申报减持。香港联交所权益披露显示,摩根大通于1月9日抛售了507万股招商银行H股,每股作价13.6港元,套现6895.2万港元,该行最新持股量为16.96%。就在摩根大通减持的第二个交易日,韩国投资大师朴炫柱旗下的未来资产也减持了252.1万股招商银行H股,每股作价为13.694港元,股份总值3450万港元。在减持股份后,未来资产的好仓持股量也从12月31日的7.09%降低至6.99%。不过,最新资料显示,瑞银又将其好仓持股比例从8.15%降低至7.97%。
“后院起火”引发减持
受外资抛售影响,A股和H股市场的银行股曾一度全线重挫。有分析指出未来一段时间,类似的抛售行为可能还会继续出现。为什么一些境外战略投资者会在持股解禁后,没有扮演战略投资者角色,而是急匆匆就对中资银行股份进行减持呢?专家认为,其减持原因属于“后院起火”,是自身财务出现了状况,并非真的看空中国银行业。
因全球性资本流动性过剩造成金融衍生物过度交易,导致美国次贷多米诺骨牌的倒塌引发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作为危机爆发的中心,以美国银行、美林证券等美国本土金融机构濒临绝境,强烈的冲击迅速波及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瑞银集团等全球各大金融机构。分析人士在分析美国银行减持建设银行[3.884.86%]主要原因时认为:一是补充自身流动性,二是让季报和年报好看些。因为国外银行贷存比通常在80%甚至更高水平,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拆借资金不仅困难,且利率很高。美银刚刚完成对美林的收购,流动性和资本金不足情况会显得非常严峻。其次,国外银行的年报通常比国内出得早,现在出售可以收回一部分浮盈收益,提高银行盈利指标。同时苏格兰皇家银行称,出售中行股份的决定是苏格兰皇家银行自去年十月以来对集团业务进行战略审查的一部分,旨在改善资产负债表状况。对于在中国的业务运营,苏格兰皇家银行表示,将持续运营其在中国的分支网点,包括全球银行和市场部、全球交易服务部、财富管理、以及零售和商业银行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