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平准基金是把双刃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 13:37  南方日报

  广州的秋天来得有点晚,虽是11月的天气,瑟瑟秋风吹来,反而颇不习惯。不过,对于在股市打拼的朋友们来说,恐怕早已是噤若寒蝉了。从6124点下来,A股最高跌幅达到了73%,悲观情绪依然占据主流。

  不过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近期在A股依然凄迷的时候,香港股市却开始大幅反攻。在10月底,恒指探至10676.84点的10年最低点之后,指数开始一路扶摇直上,一度收复了15000点的大关。其中,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中资股掀起的H股回购增持潮是一大推手。会有朋友疑惑,为何相对于H股,A股的增持和回购雷声大、雨点小呢?笔者认为有两大原因:第一是相对于H股,A股依然估值不低。截至11月7日,上证A股静态市盈率14.42倍,而H股市盈率反弹至今,依然不到10倍;第二点显而易见,香港股市没有令人闻之色变的大小非。例如,海通证券上周跌幅高达三成,正是因为6.446亿股解禁股即将上市,这是现有流通股的近3倍。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对于平准基金的预期开始越来越强烈,在A股信心极度低迷的现状下,要想走出低谷,必须要一个持续的强力来推动,而平准基金则成了救命稻草。前证监会主席周正庆等官方人士近期纷纷呼吁推出平准基金;而国泰君安分析报告认为,若平准基金规模达到3000亿元,可望成为A股市场坚实的稳定器;甚至还有媒体披露了某权威研究机构设计的规模高达7000亿元以上的“平准基金”方案,该方案建议若A股跌至1500点的位置,则“无条件”大举买入50成份股。

  很多人憧憬平准基金是因为香港的先例。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时,索罗斯为首的投机力量大肆做空港股,为此港府拿出了1180亿港元奋力护盘,成功击退了海外炒家。截至2002年,该笔资金,甚至还有超过1000亿港元的浮盈。不过参照日本在最近10多年,类似平准基金对股市的干预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反而影响了股市的自我复苏。

  笔者持这样的观点:平准基金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推出时机,从产业资本和QFII开始加大进场力度看,市场已经开始其自我修复机制。市场需要平准基金机制,但其出发点不应该是将指数往上拉,而是防御来自境外市场的新的恶性冲击。好钢用在刀刃上,在笔者看来,A股市场上并不缺钱,缺得是信心,如果有专项资金,帮助优质上市公司提高盈利能力,扭转目前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悲观预期,同时加强股市的制度建设,推出完善避险机制,让更多的人愿意将钱投入到股市,这样出台平准基金才能真正地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贾肖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