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度分析定价权的三次大变革(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6日 02:40  每日经济新闻

  G时代中,基金高举价值投资大旗,将贵州茅台驰宏锌锗中国船舶等一只又一只的价值投资股票做到了百元之上,中国船舶还到了300元,此外,基金也参与不少低价股的炒作,2007年上半年,众多的低价股走出翻倍行情,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基金在做幕后推手。

  基金业绩越好,使得购买基金的居民也越来越多。2007年上半年,储蓄资金开始从银行向证券市场大转移,其中很大一部分储蓄资金,都是沪指在4000点附近申购了基金,成为一位基民。新基金的发行火爆势头也堪称空前,为了申购到新基金,投资者不惜通宵达旦的排队,而仅仅几个小时,新基金就实现几十亿元的销售规模,被疯抢一空,当时市场甚至还出现了众多的百亿基金。

  基金手持数万亿元的资金,联手其他金融投机资本,进一步推高大盘。到2007年10月,沪指站上了6124点的历史新高点,短短两年多时间,沪指就上涨了5倍多。当时,市场的整体市盈率超过60倍,估值水平站在全球之巅。

  未来 产业资本主导

  但金融投机资本凭借着资金的优势疯狂做多,也亲手给自己挖掘了坟墓。他们并未意识到,随着全流通时代的来临,产业资本的规模远远超过了金融投资资本的规模,一旦产业资本抛售筹码,金融投资资本根本无力招架。

  由于上市公司股价远远脱离价值,最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产业资本(就是大小非),大量抛售所持筹码,大小非的规模数倍于基金等金融投资资本的规模,使得市场的供求关系突然逆转,金融投资资本虽然顽强抵抗,但最终是兵败如山倒。根据基金披露的2008年中报业绩显示,基金在上半年的亏损额超过万亿元。

  而在7年之后,沪指悄无声息的跌破2245点这个上一轮牛市的高点,表明产业资本已经完全取代金融投机资本,成为市场新的主导力量。

  全流通时代,产业资本才真正掌握市场的定价权,如果产业资本抛售不止,那市场就很难言底,只有当产业资本不再抛售之时,市场才会真正见到底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