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坚定信心寻找希望 继续投资中国企业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3日 19:31 财时网-财经时报

  师晖

  股市一片荒芜,投资者信心全无,关于大势演变的争吵不绝于耳,但都无助于局面的改变,有些刺耳的声音还在加剧恐慌。

  无论如何,信心目前都变得越来越重要,没有这个基础,理性的的思考和通过数据和指标进行的估值判断都变得没有意义。

  那么信心从哪来呢?

  有评论判断说,凭借市场本身努力已经不可能出现希望,必须要借助外力。这个结论需要两面看。第一,它所显示出来的市场的严峻性毋庸置疑。第二,它可能限制了人们积极能动性。

  股市恢复生机,理所当然要有客观条件,比如全球资本市场的变化,比如政府的所作所为,再比如通胀、货币政策、上市公司业绩、以及具体到大小非解禁之类纯市场因素。但是,人们还应该知道另一个道理,在资本市场上,悲观的情绪往往直接带来悲观的结果,这个规律单个投资人适用,全体也适用。所以,在中国股市面临如此特殊的局面下,大家其实可以选择的余地并不多,积极正向地寻找希望所在或许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之说并不成立,我们可以在荒芜之地找到希望之苗。

  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在每天几百只下跌的股票当中,也不断地有达到涨停的股票。而且专业人数告诉我们,多数股票都已经恢复到理性估值的区域。此时是否可以再进场买股票我们不应该提出建议,但应该提醒的是,希望可能正在破土而出呢。

  当然,我们提出这样的看法,并不只是缘于盲目乐观,我们也有相当多的理由。我们可以随便列举一些出来,更多的理由也许该由投资者自己发现。

  比如,从中国上市企业层面来看,企业业绩总体上还在稳定增长。让我们仔细看看今年1至2月工业企业盈利数据。如果仅从表面上看,今年前两个月工业企业业绩同比增长16.5%,比去年前11个月的36.7%增幅下降了20个百分点。但是,如果剔除价格管制因素导致的石化和电力利润下滑外,其他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依然维持在35%,与去年业绩增长相比仅有轻微下滑。

  外需减弱,当然会影响国内企业盈利,但不是所有行业都受到同样影响。事实是,主要依托内需的行业,如食品饮料和文化等等行业依然保持稳定增长。这说明中国企业盈利下滑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严重。世界需要中国。美国的“次债”风波,并不足以影响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

  如果说那位萨拉女士写的那本《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书过于遥远的话,那么,最近中国汽车在美国的表现就值得一提。最近一期的美国《商业周刊》杂志报道的《中国汽车大有可为》一文中说,在3月初,2008年度全美汽车经销商协会大会上,美国经销商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尽管中国汽车质量和规范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中国汽车的潜力的确太大了,一旦中国汽车产量和经验开始增长,中国汽车的诱惑实在让他们难以抵御。中国汽车还只是缩影。

  即使在人们认为最受冲击的纺织领域,不确定因素的确还在增多。但从全球的视野来看,中国纺织业在世界纺织格局中的位置已无人可以取代,并且巨大的内需市场同时也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以技术、设计和品牌为核心内容的创新正在如火如荼地在这个行业进行中,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设计在优秀的企业中不断诞生应用,升级正在进行中。

  市场上讨论的具体问题之一是“底”到底在哪,这的确是个很专业很难搞清楚的问题。不过,如果从时间上判断或许能轻松点,就是说股市重新企稳的日子应该不算远了。就像大暴雨的时间往往要比阴雨下的时间短一样。但是在企稳来临之后,会是什么情况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不管什么结果,肯定都是所有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这其中一定也包括每一个市场参与者的作用,大家的心态以后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你有足够长远的眼光可以从中国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来看待当前的问题,那就不会怀疑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文化、智慧与能力了。所以,重拾信心,择机而动,继续投资中国企业吧。-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