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股市别在救市争论中迷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 09:31 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聚焦-苏培科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近期,有关“救市”与“不救市”的言论甚嚣尘上,各种消息扑朔迷离,管理层的沉默愈发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股市日趋萎靡。

  回首中国股市诞生的这18年来,似乎都是在各种争论、“交锋”中“摸着石头过河”。就拿上轮熊市来说,虽是各种弊端和问题累积、爆发的结果,但也与“赌场论”等争论息息相关。由于一些借市场弊端来彻底否定股市的言论,不但导致管理层的缄默,也变相延长了熊市的周期。从2001年的2245点到2005年的998点,指数下跌了55.5%,熊市延续了将近五年之久,从而让号称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股市与宏观经济背道而驰。最终,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股权分置改革契机下,股市才止跌回稳,投资信心才开始逐渐恢复。

  由于急于求成的股权分置改革和诱导各种资金拉抬指数的不恰当“救市”策略,导致股改“锁一爬二”后遗症的爆发和资金推动型行情的疯狂炒作,从而快速拉升、炒作的结果必然会迎来快速暴跌。实际上,此轮暴跌远比上轮熊市更加猛烈,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沪市股指下跌了46%,市值蒸发了十万亿元左右,而且这一数据仍在进一步扩大之中。如果市场继续争论不休,管理层继续犹豫不决、毫无作为,指数必然会继续飞流直下。

  因此,管理层在当务之急是应该有所作为,应该实施积极的股市改革措施,及时治疗“锁一爬二”导致的股改后遗症、限制“恶性圈钱”、打击操纵股价、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革除畸形的制度规则,营造良好的股市投资环境,提升市场和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减少股市的大起大落,让市场更趋良性化和市场化。

  显然,我们不能盲目奉行放任自由的无政府主义市场,应该吸取“好市场”的经验、摒弃“坏市场”的糟粕,因为市场不是万能的。其实,美国自1929年大危机之后,凯恩斯对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早已明确阐释,对于原教旨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划时代的修复,从而政府的有形之手为市场的无形之手提供了有效地援助,也让市场的波动更趋理性和成熟。所以,政府采取合理的措施挽救市场信心、维护市场平稳,绝对是必要的。

  但前提是“恰当”和“合理”。回过头来看,中国股市以往的“救市”举措,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缓解燃眉之急,有时甚至自己携资金进场操纵龙头股,客观上造成诱导各方资金进入股市,以畸形的财富效应诱导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恰恰是这些不合理的“救市”举措,为日后指数的暴涨暴跌埋下了祸根。

  对于这种“救市”和“救指数”的行为,我们要坚决摒弃,绝对不能让其继续危害市场,但对于救人心、救秩序、救市场信心,以及对于改革不合理制度,切割和治疗股市中正在发炎、腐烂的盲肠,则没有理由反对。

  所以,首先我们要弄清“救市”的概念和应该“救”什么,并要严格区分与以往的“救市”概念,为了避免混淆期间,笔者希望以后力谏“救市”的人们采用“挽救市场信心”一词,可以与以往的“救市”行为划清界限。

  其次,别将“救市”(挽救市场信心)与“政策市”混淆。很多人担心“救市”是复辟“政策市”的误区,从而导致“救市”争论日盛和管理层观望、不作为。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