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5000点上的困惑:山顶还是山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8日 05:3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5000点上的困惑:山顶还是山腰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本周,正如本报上周预测的那样,股市进入了多事之秋。

  沪指周四盘中创下5412点历史新高,从年初的2675点算起,沪指涨幅今年已经翻番,而多数股民面对这样的指数涨幅却只能是苦笑,因为他们仍然没有赚到钱,“5·30”之套未解;

  散户们想要安心持股,消息面却利空不断:建行突然快速回归、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市场流传七大利空……终于在昨日压垮了大盘,周末恐慌效应再度出现,沪指大跌116点!

  众多投资者处于5000点之上的焦躁和困惑之中,一方面是多数人面对高高在上的股指焦躁不安,欲走还留;另一方面却有少数胆大者享受着高位盛宴,让人眼馋。

  对于理性的投资者,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5000点到底有多高?现在我们到底是站在山顶还是山腰?

  其实,5000点之上的股市,对管理层、机构、普通投资者而言,都充满着困惑,面临着困境,身处抉择的困难……

  最新消息

  七大利空传言压垮大盘

  前日晚间央行宣布再次上调准备金率,以往A股市场第二日都是低开高走,但昨日这个惯例被打破。同时市场流传诸多的利空消息,也使得市场信心脆弱得不堪一击,资金纷纷夺路而逃,股指昨日放量收出长阴,沪指大跌116.48点,收于5277.18点,5300点大关轻易失守。分析人士认为,下周大盘面临宽幅震荡,投资者最好轻仓应对。

  这七项利空传言是:

  1.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前日晚间已经公告);

  2.加息(预期下周,央行定向发行1500亿票据,增大了加息可能性);

  3.强制减持3000亿国有股(传言已经签批,5%以下的无需强制,也无需批准);

  4.周末可能公布:特别国债发行6000亿,其中2000亿市场公开发行;

  5.日前管理层召集五大市场机构老总开会提示风险,要求减持并降低集中度;

  6.证监会周末召集所有基金券商老总开会提示风险(此举是1000点开始上涨以来的第一次);

  7.手中有大量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不减持,又要再融资的可能都不批了。证券时报

  困惑之1

  指数狂飙 业绩增长能否跟上

  5000点到底高不高?最直接的一个指标就是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状况,而不是参考一个静态的业绩指标,因为投资者购买的是上市公司的未来,只有业绩增长的脚步跟上股价上涨的脚步,才能称之为良性循环。

  而上市公司2007年中期业绩披露已于上周落下帷幕,表面上看业绩增幅喜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幅达到了70%,似乎股市的上涨可以获得上市公司业绩的足够支撑。

  但是,当有关人士深入分析之后,发现在掌声背后存在两大困惑。

  投资收益虚增利润

  据深交所昨日最新发布的《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7年中报盈利结构分析》报告显示,在深市主板478家公司中,主营业务对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的利润贡献比率有所下降,相比之下,投资收益等非主营因素占净利润超过两成,这正是本轮业绩大增长的第一大困惑。

  如果放眼整个沪、深两市,1471家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显示,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重上升到17.87%,而在2006年中期,上市公司整体投资收益占整体利润总额比重仅为9.06%。

  深交所的报告中指出,非主营因素对利润贡献的影响主要来自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及公允价值变动等三个方面,此外深市主板公司2007年中报非经常性损益也发生了快速增长,这反映出深市主板上市公司中报利润增长受新会计准则变动影响较大。

  该报告特别强调,由于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短线证券投资以及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升值,而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利润并不稳定,上述利润可能由于日后的股价及房价的下跌变成亏损,从而拖累上市公司未来的利润增长,非主营利润毫无疑问将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双刃剑”。

  上市公司质量良莠不齐

  另一个困惑来自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依然良莠不齐,大型国企业绩一枝独秀,其业绩的高速增长掩盖了不少非国企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平平的现状。

  根据研究测算,国企的业绩仍然在上市公司业绩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净利润排名前10的上市公司都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其净利润占整体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重为50.58%。其中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银行最大的3只权重股净利润占整体上市公司净利润比重都超过9%,其业绩同比增长都超过了50%,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快速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与大型国企相对应的是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小板上市公司2007年中期的业绩增长性一般。根据统计有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业绩的中小板公司共有116家,这116家公司去年上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创造的净利润整体分别为30.73亿元和42亿元,2007年中期中小板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36.67%,但是与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70.78%相差甚远,也无法适应其股价上涨的速度。从中小板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占整体上市公司净利润看,所占比例非常小,为1.87%,其业绩增长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影响非常小。

  如果只有少量的优秀上市公司,而其他的上市公司都竞争力平平,A股市场的整体投资价值显然将大打折扣,5000点之上也无法高枕无忧了。

  困惑之2

  市值膨胀 实体经济能否跟上

  “泡沫”无疑是今年以来股市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股市泡沫之争从3000点就已经展开,而在5300点这一位置,依然没有一个权威定论,但是关于股市泡沫的衡量标准,GDP与股市市值的比较是比较客观和具有参考意义的。

  总市值与GDP正相关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它显示的是一国或是一个区域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物品与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反映了这个国家或这个区域经济活动的价值。简单说来,GDP基本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实体经济的水平。

  而股市属于虚拟经济,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完全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的,如果GDP越高,那么股市总市值相应就应该越高,因此不管是理性的市盈率还是疯狂的市梦率,都无法过度脱离GDP的水平,一旦大幅脱离正常水平,显然其泡沫就会越来越大,最终有可能失控破灭,反过来伤害实体经济的健康。

  目前比值已经偏高

  著名学者华生先生近期就此撰文表示,股市市值和GDP的关系,大体上是有规律可循的。低收入国家一般在20%~3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一般在50%左右。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股市市值大体与GDP持平。

  这里有两个例外。一个是英国。伦敦证券市场是世界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中心,外国公司上市的比例特别高,所以市值经常是GDP的140%左右;另一个是美国,其股市市值也差不多是GDP的150%,如果扣除外国公司的市值,美国本土企业的股市市值其实也就勉强能和GDP持平。

  而据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市,目前A股总市值已经接近24万亿元人民币,已经相当于2006年GDP的115%左右,如果加上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市值,大概在8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中国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将近是2006年GDP的153%。

  国外已有前车之鉴

  不用说与中低收入国家比较,就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上述数据也堪称世界之最。在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的大经济体中,只有日本曾经在1989年泡沫顶峰时股市市值达到GDP的150%,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当年的市值也超过了世界上的顶级公司,与目前A股市场的工商银行、万科A有些相似之处,这两家公司的总市值现已跃居全球同行业之首。但后来泡沫破裂之后,日本股市市值9年后跌到只有GDP的一半,让整整一代日本人谈股色变。

  所以有市场人士认为,即使由于相当比例的股票尚处于非自由流通阶段,而且目前外围资金也十分充沛,股市未必会立即由升转跌,但是从宏观层面上看,以价值的眼光审视目前市场,至少在短期内,中国股市总市值与GDP之比有偏高之嫌,这不能不引起投资者对5000点的警觉。

  困惑之3

  面对困局 监管之手该下多重

  当市场运行至5300点高地时,新的问题摆在了管理层面前:A股涨得太凶了,现在是否该出手给市场降温?还是继续维持来之不易的繁荣局面?

  从近期管理层已经出台或者尚不为市场察觉的种种信息来看,管理层的确是处于矛盾之中。但是总体来看,希望市场降温的意图还是比较明显。

  紧缩流动性

  对于A股市场的暴涨,如果从市场层面的因素来看,流动性的功劳最大。

  收紧流动性,是管理层给股市降温的最重要政策,这些政策具体包括:央行连续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股指期货准备就绪将要推出、港股直通车近期将在四大城市展开试点,加快红筹股、大盘蓝筹股的回归。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希望收紧流动性,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通过媒体提示风险

  上周,就在大盘冲上5000点之际,三大证券报却突然转发了一篇文章———《不在泡沫中疯狂,就在泡沫中崩溃》,立即让人联想到了管理层对当前市场的意图。

  8月28日,《中国证券报》在头版刊发了这篇文章,但处理方式耐人寻味———改动了一下原本有些刺激神经的标题,把正文部分转到了后边的版面。8月29日,上海证券报亦步亦趋,组织了一篇回顾市场风险的股市杂文,并重温了一下著名科学家牛顿炒股被套的史鉴。证券时报则在8月28日、29日,连续两天在头版用评论员文章大鸣警钟。

  在5000点这一重要的点位,三大证券报突然对“泡沫论”发起重大讨论,其中反映出的管理层意图,值得所有股民细思量。

  尚主席提示市场风险

  近期,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一改之前的低调,开始提示市场的风险。

  周四,尚福林表示,中国A股和H股价差短期内不会消失,因为A股和H股的投资者不同,也会对股票和市场作出不同的判断。但随着两地市场的逐渐融合,价差可能缩小。

  在被问及如何评价目前沪综指已逾5000点的高位时,他称,“随着股指的走高,风险也在增加,提醒投资人注意风险。”近期,证监会还出台了《内幕交易认定办法》和《市场操纵认定办法》,并已在业内试行。

  分析人士认为,尚主席的表态,给市场敲响了警钟,虽然5300点一线肯定不是A股大牛市的终点,但是,当大盘指数在年内翻番之后,也许正是短期风险来临之时。

  困惑之4

  高价股剧增 还能涨到天上去?

  随着中国船舶彻底征服200元大关,A股市场的股价结构再次大变。

  截至昨日收市,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股价为231.76元,而目前除ST股外的第一低价股为波导股份,股价为5.76元,两者股价之比高达40倍,落差如此之大也创了记录。

  中高价股大幅增加

  而在这轮行情中,“高价股俱乐部”也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幅的扩军,目前共有4家上市公司股价站稳百元以上,23家上市公司股价在70元至100元之间,90家上市公司股价在40元到70元之间。

  除了高价股,中价股也迅速增多,股价在20元到40元之间的公司有335家,而两市中高价股的总体数量为452只,占目前股票总数的比例高达30.8%,然而2001年6月当沪综指最高点2245点出现时,两市20元以上的股票仅有268只,占当时全部股票的25.26%。

  两市平均股价接近20元

  中高价股占市场比例的明显提高不得不让人有市场过热的担忧,而从市场平均股价变化看,同样让人有些困惑。根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两市上市公司整体算术平均价已经高达19.87元,已经接近中价股的标准,而2001年牛市终结时沪深A股平均股价为14.16元。

  高低价的大幅落差、高价股俱乐部的大扩军、中高价股比例的大幅上升以及市场平均股价的高企,让5000点之上还能有多大空间心中无底。

  困惑之5

  泡沫越来越大 机构是走是留

  面对5300点高地,机构其实也在犯难:蓝筹股的股价都不便宜了,难道还是在高地上站岗不成?如果撤退,万一大盘继续创新高,那我今年的排名可就悬啦!

  本报记者在对基金、券商、私幕基金为代表的三大群体进行调查后发现,机构们普遍感觉市场的泡沫已经形成,但是泡沫何时破灭,却存在严重分歧。

  基金:被迫做多蓝筹股

  从基金最新公布的中报来看,基金普遍保持了较高的仓位,高的达到了90%。那么,这是否表明,基金在5300点的位置,依然敢于大胆做多,依然看好后市?

  近期,蓝筹股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钢铁、有色、化工等轮番上涨,那么,基金是否认为当前的蓝筹股仍具有投资价值,市场中依然有值得挖掘的估值洼地呢?

  兴业全球视野基金经理董承非表示,如果将A股市场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与周边市场进行对比,那么,目前蓝筹股估值肯定是偏高的。但是如果仅在A股市场内部对比,沪深300成份股36.64倍的市盈率相对合理。

  他表示,目前市场肯定是出现了泡沫,但是泡沫究竟有多大,还很难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公司经理称,基金并非是在盲目看多后市,基金的契约规定了,基金必须保持60%以上的仓位,现在投资者买基金的热情空前高涨,甚至是排队买基金,作为基金而言,拿着这些钱,就必须买入股票。因此,基金只能在价值相对低估的蓝筹股中找机会!

  一位研究食品饮料行业的基金研究员则向记者大倒苦水,他自己在4800点附近就看空了,而在他研究的行业中,所有的品种估值都很高,目前根本找不到估值便宜的品种,但是,基金是做相对收益,而非绝对收益,这就要求基金要跑赢大盘指数。也就是说,即使大盘下跌,基金的净值跌得比大盘少,那么基金就算成功了。

  “这是基金的投资机制所决定的。”该研究员称,即使大盘涨到了8000点,基金的研究员也要向基金经理推荐可以买入的品种。

  券商:看多看空产生分歧

  虽然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但是,市场的上涨步伐似乎谁也阻止不了,5000点也在8月被轻松突破。

  从各大券商发布的最新投资策略来看,分歧也比较严重。

  中信证券指出,基于对业绩的判断,市场有望迅速消化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政策的影响,依然处于上行轨道。他们的理由是,当前市场仍受基本面良好的支撑:A股上市公司(可比样本)中报共实现净利润3253.5亿元,同比增长82.6%,下半年业绩增长依然存在超预期的可能;A股的ROE(股本收益率)水平还处在快速上升通道中,尤其是制造业企业ROE上升的根源是盈利水平提高和销售能力增强,制造业景气仍处在上升周期(根据海外经验,制造业ROE水平对整个市场的上市公司盈利是否发生拐点有前瞻性作用)。

  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则认为四季度A股面临调整。

  本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在昆明举办的秋季股票投资策略会上称,H股回归、“小非”减持和QDII将使沪深股市资金面临分流,四季度A股市场将面临较大调整压力,沪深300指数将在4400点~5800点之间震荡。

  私募:到了战略性撤退的时候

  虽然两大主流的市场机构并未明确应该看空,但是,素来以嗅觉敏锐著称的私幕基金的观点,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我在两周前就将A股清仓了,现在的精力主要放在港股上。”一位上海的私幕基金人士如是说。

  他认为,目前对A股的策略应该是战略性撤退,A股的估值已经非常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市场整体上涨20%的空间已经看不到。A股需要一次大的调整,否则,继续上涨风险将非常大。

  他认为,港股的估值仍具有吸引力,大量港股的股价不足A股的一半,具有很好的安全边际。举例来说,港股市场上中国国航的股价在9港元附近,而A股的股价却在20元之上,同样的公司,投资价值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另一位阳光私幕的老总则明确表示,他在4700点初就已经将所管理账户的仓位降低至20%,A股的系统性风险即将释放。

  本组稿件采写 记者 黄晓义 毛晋楠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