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期业绩靓丽 筹码开始分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8日 16:56 和讯网-红周刊

  569家上市公司中报整体解析

  -策划 《红周刊》编辑部 统筹 江涛

  编者按: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动荡也波及到中国的证券市场,A股市场能否独善其身?当前能够让投资者感到有所慰藉的还是正在披露的上市公司中报。 统计显示,截止8月15日,沪深两市569家公布半年报的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87.07%,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0.93%,这应该是上市公司近年来最好的一次业绩展示,有望温暖遭遇阵阵“寒流”的股市。 不过,与此同时,六成公司的股东户数也在增加,这使得公司的持股集中度有所下降。在一轮大牛市行情中,股东筹码开始分散这一信号不得不令人感到一丝新的不安。

  ·半年报综述· 2007半年报呈现三大看点

  -本刊实习记者 翟超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最新中报统计显示,截至8 月中旬,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呈现三大看点:总体业绩表现良好、主营业务持续增长、投资收益大幅飙升。 总的来说,2007 年上市公司业绩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有望成为近年来业绩增长最好的一年。

  总体业绩表现良好

  每股收益同比增幅达60%

  根据WIND 统计,截止 8 月 15日,沪深两市共有569 家公司公布半年报, 占上市公司总家数的1/3强。从半年报来看,569 家公司共实现主营收入同比增长26.50%,净利润同比增长87.07%,全面摊薄每股收益达到0.2385 元, 同比增长60.93%。

  在公布半年报的569 家公司中, 每股收益为正的公司有510家,赢利面达到89.63%。其中,每股收益超过平均数0.2385 元的公司有163 家,超过 0.50 元的有 41 家,分别占比28.65%和 7.21%。 驰宏锌锗、成都建投和马应龙每股收益分别达到1.7036 元、1.632 元和 1.45元,暂列每股收益前三名(见表1)。从净利润增幅来看,在可比的568 家公司中, 有 441 家公司实现了业绩增长, 增长面到达77.64%。其中,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的公司有226 家 (含扭亏公司,下同),超过100%的有 147 家,超过200% 的 有 77 家 , 分 别 占 比39.79%、25.88%和 13.56%。 剔除每股收益低于0.10 元的公司(因基数较小),中信证券、海马股份和泛海建设分别是净利润增幅前三名,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565%、627%和571%

  从行业来看,房地产、金融和有色金属行业表现不俗。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住房消费的升级,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不断提高,身处其中的上市公司受益匪浅。 如万业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16.14%, 招商地产净利润同比增长200.47%。同样, 在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流动性过剩和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券商经纪、承销、资产管理等业务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如中信证券、宏源证券上半年净利润分别增长了570.55%和 2146.54%, 每股收益分别达到1.41 元和 0.7026 元。

  主营业务持续增长

  外延式发展是增长主旋律

  其实,今年上半年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并不宽松。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货膨胀有所抬头, 各种原材料价格纷纷上扬。 同时,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继续向“双稳健”转变,环保力度进一步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 据统计,2007 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4.98%, 三项费用同比增长了22.97%。尽管如此,但上市公司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增加销售收入、降低成本费用,主营业务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统计显示,2007 上半年上市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同比增幅26.50%,比主营业务成本增幅高出1.52 个百分点,比三项费用增幅高出4.53 个百分点,从而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长力股份2007 年上半 年 实 现 营 业 收 入 同 比 增 长154.22% , 营 业 成 本 同 比 增 长148.94%, 使得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了316.45%。不过,整体来看,外延式发展仍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主旋律,资产重组、新项目投产和大股东资产注入是其中的三个主要方面。 例如, 中江地产在2006 年底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获得了江西江中置业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2007 年上半年主营收入增长了100 倍以上, 每股收益达到 0.294元。同样,金山股份因子公司新建机组陆续完工投产及售电价格同比增加等因素,2007 年上半年主营收 入 和 净 利 润 分 别 同 比 增 长203.62%和 217.50%。同时,上市公司积极扩大产品销售,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产品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 如江南重工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8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48.94%, 三项费用同比下降6.93%, 从而使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900.17%。

  交叉持股盛行

  投资收益大幅飙升

  投资收益大幅飙升也是上市公司2007 年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一个突出特点。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共实现投资收益151.61亿元,同比增长392.68%,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例达到22.66%。 其中,332 家投资收益为正值,65 家投资收益为负值,其余公司没有取得投资收益。 申能股份、上电股份、上实发展的投资收益最高,分别达到6.57 亿元、3.01 亿元和 1.55 亿元。从投资收益增幅来看,共有197家公司投资收益实现增长。应该说,会计准则的变更和证券市场的火爆是投资收益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这样,在房地产和证券市场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自然水涨船高。 有些上市公司虽然仍将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但在其在转让股权时仍能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如中核科技由于在报告期内转让了682.83 万股浦发银行股权, 产生股权转让收益20034.05 万元。不过,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在交叉持股盛行的背景下,一旦股市出现回调,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也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这也将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从而使股市更加动荡。

  ·市场面解析之一· 高送转成股价上涨催化剂

  -本刊记者 刘增禄

  业内一个共识是,股改过后,上市公司会迎来业绩增长的黄金时期, 持续增长的业绩将成为市场上升的坚实基石。 纵观2006 年年报、2007 年一季报,乃至目前正在火热披露的2007 年中期报告,均显示出中国证券市场的黄金时期确实已经到来。 持续增长的业绩不仅可以化解高估值的市场担忧, 更给投资者提供了提升信心的“强效定心丸”。业绩的高增长, 又使得中期公布分红预案的公司队伍愈见庞大,“红包”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与此相伴的是,今年的高送转行情也异常火爆。无论公司业绩好坏,只要公布高送转方案后, 其股票的股价几乎都会走出一波上升趋势。

  今年成为股改之后中期“高送转红包”最多的一年

  据WIND 统计显示, 截至 8 月15 日,在已公布 2007 年中报的 569家公司中,共有26 家公司公布了中期分配预案。 其中,18 家公司推出了每10 股送或转合计超过 5 股的高送转方案, 这一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2005 年中期水平(当时沪深两市1362 家上市公司只有 8 家推出10 送5 以上的方案)。 而 2006 年的中期, 在沪深两市1389 家公司中,推出超过10 送转 5 股或以上的高送转公司也只有21 家。 股改之后,今年的 “高送转红包” 最大已成定局。结合2006 年年报,我们可以发现, 今年很多上市公司可以说是相当的“大方”,对股东都做出了分了又分的回报。 截至目前,26 家公布中期分配预案的公司中,共有13 家公司是在2006 年度实行分红后本期再度慷慨解囊的。 如鑫富药业,2006 年度公司即推出了 10 转 4 派2.5 的分红方案, 本期再度公布了10 转 10 股的顶级分配预案; 万通先锋于2006 年实行 10 转 10 派 1的高额分红后,本期又推出10 转 5的分红预案;江中药业也在10 送 2转3 派 0.7 的年度分红后, 中期接着每10 股转 3.5 股。“大红包”刺激股价上扬

  历史显示, 上市公司在公布高比例分配后, 股价基本都会走出一波凌厉的上升趋势,本期也不例外。随着半年报的披露进入高峰期,有高送转题材的上市公司相继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 主要是因为这些公司的业绩情况都相对较好, 未来的增长潜力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中报公布初期, 国脉科技和安琪酵母在公布分配预案后, 市场中便开始微起涟漪,随后在7 月 21 日海马股份公布每10 股转增 6 股的分配方案后, 公司股价便以连续涨停的方式掀起了中报高送转行情的第一次巨 潮 ;7 月 24日,成都建投公布中期每10 股转增10 股的分配预案,当日股价 小 幅 上 涨3.8%,第二日即拉出涨停,其后的股价也是一路高歌,连创百元新高;宗申动力8 月 1 日在半年报中公布每 10股送10 股派 1.2 元现金后,股价也随即高开,并连续2 日收于涨停。二级市场对高送转题材股的热情被彻底点燃。相信随着2007 年中期业绩报告的逐步展开, 有高送转题材的上市公司继续受到市场热情追捧的可能性极高,投资者可予以密切关注。

  高价股、中小板偏爱高送转

  分析本期进行高分配的公司可以看出,有两个特点比较鲜明。首先是高价股偏爱高送转。如国脉科技、山河智能、 成都建投等公司都已经站上百元高位,本期通过高送转,可以在降低股票价格的同时, 有效地增强此类公司的流动性。 从公司的再融资动机上看, 牛市中股价的高企刺激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强烈愿望,高送转不仅能扩张股本,降低股价,为再融资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公司敢于对股东进行高分配, 也表明了公司对于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有较大的信心, 有助于保持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公司的良好形象。第二个特点是中小板企业偏爱高送转。在目前有分配方案的26 家公司中,9 家属于中小企业板块。 其中,鑫富药业、国脉科技、山河智能和科陆电子4 家公司都相继推出了每10 送转 10 的分配方案。 有研究人士认为, 对于股本较小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来说, 高分配能够增加股本, 增强流动性, 吸引更多机构入驻。

  高送转仍需谨慎投资

  8 月 7 日, 荣华实业成为今年首家业绩亏损还执行中期分配的公司, 在其公布了10 转增 10 的分配方案后,股价直线涨停。 一般来讲,都是业绩好的上市公司才会实行高送转, 巨亏转增目前市场还鲜有先例。对于荣华实业的高送转方案,引发市场猜测纷纷。有人认为,股本的扩大将有利于资本规模比较大的公司介入,便于公司今后的重组。也有分析指出, 即便在公司不考虑重组可能的前提下, 高送配也能够有效的提升股价, 为大股东减持换取财富。面对种种猜测, 公司于8 月 9日发布澄清公告, 称此次公积金转增股本议案是由第一大股东武威荣华工贸有限公司提出的, 公司独立董事及监事会认为本次转增议案的提出及其决策程序合法, 没有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目前法律法规中并没有规定亏损公司不可以进行转增股份。 有统计显示, 沪深两市1400 多家公司中,有近半数公司的每股资本公积金超过了1 元,具备利用资本公积金高转增股本的实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业绩欠佳的ST 公司。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高送转在短期内看是重大利好,很容易得到市场参与各方的追捧,由此很有可能形成“高送转陷阱”。 投资者在选择股票的同时还需谨慎,以防个别公司打着高送转的幌子,达到一些别有用心的目的。

  ·市场面解析之二· 逾六成公司持股集中度下降

  -本刊记者 刘增禄

  在已公布中报的569 家上市公司中,六成多的公司业绩实现增长,与此同时, 六成公司的股东户数也在增加, 使得公司的持股集中度有所下降。而持股成集中态势的公司,多为本期的机构重仓股。

  54家公司持股集中度首度下降

  据WIND 资讯统计,在本期已公布中报的569 家公司中, 多数公司股东户数增多。 考虑到股改限售股解禁会对持股情况产生影响,我们剔除在二季度有解禁股流通的132 家公司,再剔除可比性不强的 8家次新股和在二季度实施股改的贵糖股份以及二季度停牌的S 延边路 、S*ST 化 二 、S*ST 石 炼 和S*ST 圣方 4 家公司,在余下的 425家本期有可比性的上市公司中,263家公司本期股东人数呈分散增多状态,占比61.88%。在持股集中度呈分散状的263家公司中, 有54 家为 2006 年中期以来的4 个报告期内首次出现分散。 其中,18 家公司的持股比例下降幅度超过了50%。 福星科技中报显示, 股东人数增加了362.7%,景顺系基金出现了明显的减持; 而遭博时精选股票型基金、 中融国际信托、中原信托清仓的中孚实业,本期股东持股集中度也大幅下降了174.64%。

  持股集中度连续上涨公司表现较强

  在已披露中报中, 有可比性的公司本期仅有162 家的持股集中度上涨。中泰化学二季度被QFII 大幅建仓204.14 万股,持股集中度增长了27.54%;科陆电子作为刚上市不久的新股, 二季度被主力机构不断加仓, 目前也已被易方达系基金控制了较多筹码。值得注意的是,本期还有48 家公司实现了自去年中期以来4 个报告期持股集中度连续增长的态势。

  云维股份因具备资产注入题材, 并且在煤炭行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本期被基金、QFII、券商等机构重仓持有, 二季度持股集中度上涨了45.87%; 华夏红利混合型基金、 兴和证券投资基金等8 家基金公司大幅建仓的苏州高新, 本期股东人数较一季度减少了40.41%;被云南国际信托旗下两家私募信托基金、以及瑞金(一)集合信托、兴业全球视野股票型基金重点建仓的大连友谊, 本期持股集中度也上涨了26.63%。

  这些受到不同机构青睐的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十分强劲。7 月以来,除巢东股份、隆平高科和7 月6 日后停牌的 S*ST 丹江外,45 家公司股价实现上涨。其中,涨幅超过30%的公司有17 家。大连友谊的市场表现最为出众,7 月以来上涨了84.69%,而受重组利好影响的 SST兰光已连续13 天涨停,7 月以来累计上涨70.97%;受到景宏证券投资基金等7 家基金公司大幅增仓或建仓的宗申动力, 市场同样给予了良好 的 回 应 ,7 月 至 今 股 价 上 涨70.88%。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