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皮:董正青 券商黑社会文化的牺牲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 22:59  华夏时报
no

  水皮

    广发证券的总裁董正青已经被公安机关控制了两个多月,现在被检察院正式批捕,同时进去的还有一批追随董正青多年的部下。

  董正青的命运其实在广发证券上了《新闻联播》那一刻已经决定了。“五卅惨案”的发生诱因有两个,其一是提高印花税,其二就是查处广发的借壳事件。印花税的消息是在半夜公布的,而广发的消息则是在《新闻联播》中播出的,以《新闻联播》在管理层和社会公众的认识来看,广发证券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尽管许多熟悉董正青的朋友都跟水皮谈到过董正青身上的“匪气”,尽管不少圈内圈外的人都说董正青进去是早晚的事,但是水皮依然认为,董正青出事并不是个人品德那么简单的事,而是券商行业的缩影,是券商的黑社会文化的受害者。

  券商的黑社会文化是水皮在前几年中国金融论坛年会的演讲中提出来的概念,话题则是由南方证券引起的。众所周知,南方证券的危机在2001年底已经爆发,由于委托理财的数额巨大,股市的暴跌给南方证券带来了巨大的亏损黑洞,南方证券为此换帅。新上任的董事长叫贺云,总裁叫阚治东,前者是深发展原来的董事长,后者则是申银万国的原总裁,两个人都因为曾经在各自的岗位上操纵股价而被证监会禁入市场5年,也都刚刚“刑”满释放。水皮当时发表的杂谈题目就叫“问题人士入主问题公司”。事实证明,南方证券“以毒攻毒”的拯救方案最终将这个当时排名第一的券商推上了破产的绝路。南方证券操纵哈医药的手段之拙劣、之露骨、之胆大、之愚蠢令人瞠目结舌,阚治东亦由此再一次被推上被告席。

  每一次大行情都会消灭一个大券商,这是水皮总结的一条规律。1995年的“3·27”消灭了万国证券,1996年到1997年的大行情消灭了君安证券,1999年到2001年的大行情消灭了南方证券和中经开。水皮一直没有公开总结的规律还有一条,那就是十大券商从第一代到第二代,没有一个券商的老总能够善终,不是身败名裂就是锒铛入狱,不是亡命天涯就是虎落平阳。为什么会这样?一个人可以说是个案,但当整个行业都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得不追问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和文化基因。

  什么是黑社会文化?说白了就是黑白不分、正邪不分、好坏不分、美丑不分、是非颠倒、无法无天。侵占客户保证金、操纵股价、大比例透支融券都是外在的表现,否则就无法解释券商何以会陷入全行业危机。

  和那些已经被市场消灭或正在被消灭的大券商相比,广发证券应该算是新生代券商中的佼佼者,否则当年中信证券就不会产生并购广发的念头,而广发证券反并购时表现出来的那种众志成城也令人刮目相看,既体现了广发的生命力,也体现了广发团队的凝聚力,因此,广发证券在IPO受阻之时,借壳上市,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借壳有错吗?当然没错。

  那么董正青错在哪里?错在借此内幕交易,错在董正青对此不以为然,错在广发上下上行下效扰乱市场,错在那么多人认为假公济私理所当然,而这些正是黑社会文化的特征,这种特征其实不但存在于券商内部,同样存在于证券市场许许多多的参与者身上。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打听消息的本身就是内幕交易的参与过程,更意识不到这种行为的非法性。“带头大哥”能在市场上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同样说明这种文化基因的危害性和普遍性。

  董正青身上的“匪气”,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解读,既可以是敢想敢干的代名词,也可能是违法乱纪的遮阳伞,监管得严,可能就是前者,监管得不严,就会成为牺牲品,证券市场由熊转牛不容易,要改变一种投资文化就更不容易。

    相关专题:

    广发证券原总裁董正青被捕


    相关报道:

    广发证券原总裁董正青等人被批捕

    董正青归案与财富社会价值思辨

    董正青被捕证实 广发证券借壳仍搁置

    相关报道:

    广发证券原总裁董正青等人被批捕

    董正青归案与财富社会价值思辨

    董正青被捕证实 广发证券借壳仍搁置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