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堵住证券黑洞靠罚还不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 17:01 新闻晚报

  中国证监会发布今年以来第三批行政处罚决定书,11张罚单涉及9家上市公司、2家会计师事务所和一家券商,66名责任人同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监管力度的加大令人欣喜,然而熟悉证券市场的人都清楚地知道,这些罚单揭出的,有可能是证券市场违规违法行为的“冰山一角”。人们关心:罚单能否堵住证券市场的违法违规问题?

  来自中国证监会的消息说,针对证券违法案件上升的态势,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已作出34项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决定,涉及16家上市公司、2家证券公司、2家会计师事务所和1家其他机构,共对134人给予警告,对71人给予罚款,对46名自然人实施市场禁入措施。

  从虚假信息、内幕交易、违规经营,到利用互联网非法经营

证券业务案件……正如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所说,随着市场的改革和发展,中国证券市场违法违规活动手段方式花样翻新,行为更加隐蔽,并日益呈现出新型化、多样化、网络化的特征。

  为什么在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防范下,证券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仍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院长罗培新教授说,当务之急是改变违法违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失衡,提高惩戒的时效性。

  实际上,自2006年新证券法和公司法以及刑法修正案相继颁布实施后,对虚假信息披露、“掏空”上市公司、挪用客户资金、操纵市场等严重侵害投资者权益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已经大大提高。

  “相对于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对投资者和整个市场造成的伤害,行政处罚的力度和密度显然是不够的。”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说,频频开出的罚单至少对违法违规形成了震慑,显示管理层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大,“这对于维护股市的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针对证券市场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教授建议:证监会、交易所同时加大对券商、基金与庄家操纵股市的处罚力度;严格监督出现“价值背离”的上市公司的高管,对信息披露不实者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严格监督上市公司会计

审计制度,违规操作者应严惩。

  来自中国证监会的消息说,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经从密切配合司法部门加大对虚假信息披露和内幕交易违法犯罪案件打击力度等六个方面,加大了监管和处罚力度。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外管局、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也分别从货币政策、银行资金监管、外汇流入检查、财政政策等角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达到规范、净化市场的目的。

  作者: □新华社记者潘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