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叶檀:央行剑指资本市场其实是在剑指自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 08:40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每经评论员

  央行上海总部的《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报告》直接从金融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进行了探讨,其中对资本市场的评价尤其引人关注。不顾瓜田李下,央行再度直击资本市场、提出风险警示,粗看其中的某些章节,很多人大概会误以为这是证监会或者投行的研究报告。

  来自权威金融部门对于资本市场的直接表态,我们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该报告除明确赞同“鼓励上市公司通过换股合并、资产置换、定向增发、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提升价值之外,还直言不讳地指出证券公司存在风险,主要经营业务单一,受市场行情影响大,一旦遭遇行情突变,证券公司经营业绩将发生较大逆转。

  央行指出了一个现象,却并未指出症结与改良之方。众所周知,我国创新类证券公司属于稀有品种,一旦获得牌照登时身入龙门,身价不菲。这些券商所获得的业务资源主要是经纪、自营、委托

理财、社保托管、保荐等业务,上半年我国的几大券商收益均创新高,在经过了艰难的重组之后,他们进入了一个艳阳高照的季节。

  明眼人不难看出,券商所进行的是浅层次的竞争,如银河成为保荐大户,是基于他们的出身,或者说取决于政府与企业的公关能力,一些收益如创设权证等属于政府派发的大红包,绝非券商业务竞争与创新所获得的收益。表面上券商业务很多,实际上大多数属于行政让度的半垄断红利,这种基于国有出身与资金大小的竞争,很难说得上是真正的市场竞争。

  但我们无法过多地责怪券商,经过改组的中国证券市场与以往的一个鲜明不同之处,是国有股权更加集中,行政监管更加严厉。监管层从以往证券市场风险所得出的结论,是用更加严厉的行政管制手段控制住市场,证券公司在划定的区域内玩抢钱游戏,他们比的就是谁抢的钱更多,这是严厉的行政监管之下必然产生的潜规则。

  事实上,现在券商所拥有的竞争工具并不完备,仍然没有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推出没有时间表,由此我们又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究竟怎样在监管与创新之间、发展与稳定之间取得平衡?

  这个球必须得踢回央行的脚下,如果真要提高券商的抵御风险能力,必须给券商足够的工具,使他们能够在对冲风险的同时获得赢利,而不是赐予他们天怒人怨的违背起始游戏规则的权证创设权。比如,如周洛华先生所说,给予他们融资权力,实现资产证券化,但是,一旦打开这一道闸门,就意味着大批的沉淀资金会进入流通领域,货币流通性加强,意味着财富的创造能力增强。央行有能力抵御这一新增的流动性吗?这是对央行货币控制能力的极大考验。央行一直在做的是以各种货币手段,甚至以窗口指导这样的行政手段收缩流动性,并且

银监会严厉控制银行资金违规入市,而融资融券的开放,将使这样的控制更加困难。

  

证监会近日批准了东北证券的借壳上市申请,海通证券业已上市,看来证监会与央行一样,保卫子弟兵的做法是上市之后聚集社会资源为我所用。不过,不要把券商概念股市值高企与赢利能力增强混为一谈,等到股市转熊,才是见真章的时候。德意志银行在次级债危机中,不仅没有亏损,反而大赚了6亿美元,才是其风险控制与赢利能力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历时3年的劵商综合治理于7月31日基本收官,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工作指引(试行)》和《关于做好证券公司首次评价分类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范文件,改变监管方法,鼓励证券公司做强做大,对于券商借壳上市持鼓励态度,给券商创造各种赢利机会,证券监管层可谓用心良苦。

  管理层现在唯一要做的是,真正理解什么是证券市场的竞争并尽快付之于行动,而不是简单指责券商抗风险能力不强。在这方面,央行的重要性绝不在证监会之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