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黄湘源:与其看政策市脸色 不如守望麦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 08:00 每日经济新闻

  政策市的候鸟东奔西跑地替人打工,自己家里的麦田还在等待开镰。

  尽管审美疲劳的市场生似不那么相信业绩浪了,但在本轮调整中,很多没有业绩支撑的个股股价动辄遭遇“腰斩”,跑得赢指数的分明还是非业绩预期优良的蓝筹股莫属。招行中报业绩增长100%,一度跌至23元多的股价,在预告出来的前一日就窜上去了2、3元多,公告当日更是一度冲过28元。如果招行的业绩保持100%的增长,年内其股价见30元一点也不稀奇,三年内成为百元股也不是没有可能。

  金融股的优良业绩显然是近期H股烧得火热的

能源,而且也不失为A股抵制下跌的内生抗力。可是,为什么业绩增长预期如此良好的银行股却在一个月前遭到境外机构的一致减持呢?

  莫道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政策市。精明如QFII也会发生业绩审美疲劳,显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判断的失误。历史常常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次QFII对银行股的业绩预增出人意料的失之交臂,一年前的境内基金也曾在钢铁股上发生过一次。由于对钢铁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的负面因素估计过高,导致基金一度大幅减持钢铁股,而同期的QFII却大幅增持钢铁股,境内外机构大博弈的结果,是QFII在热浪滔天的钢铁洪流中高奏凯歌。此次QFII的失误,估计也同对金融紧缩政策的负面影响估计过高有关。可惜的是,并没有反衬出境内基金的高明。而QFII一见风向不对马上就改口对银行股作出了“增持”的评级,也并没有像习惯于一致行动的境内基金那样不撞南墙不回头。如果QFII的动作比跟风者快,说不定他们反而还有可能更多地抄到一些前期减持者的底呢。

  目前的政策面对调控政策的出台虽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这不能怪人们对政策面的呵护不领情,要怪还是得怪政策市的不确定性造成的预期不明。不过,政策未必封得住股市上升的顶,理想中的上市公司业绩,本也应该可以堵得住股指下跌的底。如果连平均上升50%以上的业绩也抵不上跌势凶猛的下行引力的话,那就不是业绩靠不住,而是政策引导上有问题。

  中国股市相违业绩浪行情已久,究其原因,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高不快固然有着很大的关系,但与重融资轻回报倾向的改变不大也是分不开的。近年来虽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舍得拿出相当的可分配利润用于分红送股,但是,由于分到流通股东账户上的好处都给除息除权吞吃了,投资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可见,“国九条”至少在这方面还只是落实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除息不除息,除权不除权,都是市场自己的事,何劳市场当局越俎代庖?这种陋习只要一天不改,股民就一天也别望分享到业绩增长分红的好处,业绩浪又如何浪得起来?

  统计显示,非基于公允价值的业绩增长同基于公允价值的业绩增长不仅存在可比性的差异,而且其可持续性也有所不同。这在在众多的金融、钢铁等行业蓝筹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而

房地产及电力等行业则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业绩分化现象。此外,增1倍以上的大多是中小盘股而非大盘蓝筹股,一旦大盘企稳,跌幅已深的中小盘股仍将会跑赢大盘股。最终起作用的是市场的内在规律而不是外部的政策影响。

  中国股市的价值归根结底在于上市公司业绩麦田的内生增长,而不是靠政策市的恩赐。对于投资者来说,与其老是东张西望地看政策市的脸色,还不如守望着自己的麦田。

  黄湘源 特约撰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